知识转换形式保障精彩论文

时间:2021-08-31

知识转换形式保障精彩论文

  论文摘要:知识转换是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知识转换的内容及意义,提出了知识转换的三种形式,并讨论了实现知识转换的保障措施。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知识转换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由知识经济催生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知识管理所包含的一系列新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思想,正成为各类组织迎接知识经济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知识管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以人为本结合信息与技术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就是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平台,通过隐性知识的外化,不断积成显性知识库,完成知识在隐性和显性之间的转换,满足组织在各方面的要求,使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提升和保持。当前的社会信息环境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信息基础,也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最佳契机。

  1知识管理中知识转换的内容及意义

  知识的转换,简言之就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换。所谓显性知识,就是指能够用正式语言清楚表达并可以在人际中传播的知识,它存在于各类文献中,如报告、文章、图像、软件等,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载体得到它、学习它、运用它。而隐性知识则是指埋藏在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如个人的信念、评价、观点、经验等,隐性知识与知识的所有者没有分离,更具有主观性与个性,更难于交流。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就是通过技术把明细化的知识编码,贮存在数据库中,组织内部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调用。这种模式中的知识可以迅速地、无限次地被组织内部人员重复利用,既节省工作时间,又减少信息交流成本,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就是知识所有者没有把自己的知识显现出来,人们只能通过直接的对话交流才能得到传播和分享。它所强调的是投资人力资源,大量引进一流的专家学者,花巨资鼓励他们与组织内部人员进行交流,以便传播他们的知识。知识的转换对于知识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了知识的转换,也就没有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没有了知识的创新,知识管理也就毫无意义。首先,知识的转换加速了知识的生产和积聚。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隐性知识通过一定的载体显现出来,那么整个组织的知识就会大量地积累与丰富。如果大家都不向组织提供自己的隐性知识,那么知识库的知识就会老化、陈旧,人们就没有办法再去利用知识库进行学习。其次,知识的转化才会使知识增值。知识库需要知识不断地进行更新,人们在利用显性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把组织内显性知识化为自己个人的知识,这样个体的隐性知识就是显性知识的增值;如果个体再把自己获取的隐性知识经过自己的加工重新转换成显性知识,那么这个显性知识就不是原来的显性知识,而是一种知识的创新与增值。知识管理就是不停地对知识转换进行管理,每一次知识的转换就是一次知识的创新,每一次知识的创新都会对组织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2知识转换的形成

  2.1个人的隐性知识转换成个人的`显性知识是知识的外化

  知识的外化就是将组织内部成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自己可以表达、别人可以利用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不仅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因此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是不容易显性化的,所以在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创造新的显性概念,才能表达出自己隐性知识的涵义,而显性概念一旦产生就会模型化,也就是创造了新的知识,这种新的知识为组织系统的知识库注入了新的内容。这一转换是知识的外化,而知识的外化是知识创造的关键。

  2.2组织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是知识的裂变

  知识的裂变是知识创造的根源。组织的显性知识就是组织系统内知识库里被编码化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被组织系统内的全体人员所共享。有的成员可能解决了多年来与以前通过外化得来的知识相抵触的问题,有的可能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有的可能创造出了新的知识。这种知识的裂变,将为整个组织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组织内显性知识库里的知识是不会自动裂变的,但由于组织成员的各种所需,一种知识可能会裂变为多种不同的知识,也只有经过知识的裂变,才会使组织内的显性知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3个人的显性知识转换成组织的显性知识是知识的聚变

  知识的聚变是知识管理的本质。个人的显性知识只有成为组织系统内知识库的一部分,才会使组织内的显性知识不断地积聚,才会使个人的显性知识变得有价值。如果每一个人的隐性知识变成了显性知识而不为组织内的其他成员所学习利用,这一转换也没有真正的意义。组织系统内的显性知识增加的越多,表明个人的隐性知识转换成的显性知识越多。知识的创新越多,越有利于组织内成员的利用,这就为知识的共享和再创造提供了基础条件。

  3实现知识管理的保障措施

  3.1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组织的重要资本形式,建立能高效实现组织功能的组织结构是首要的保障措施。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组织结构既要体现其稳定性,又要体现其灵活性。综合当前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要构建合适的组织结构形态,必须实现组织结构从单一状态向双重模式、从结构化部门向梦幻团队、从金字塔向倒金字塔、从线性关联到蛛网互联的转变。其中第一个转变是基础,它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组织结构的设计一方面要基于职能构建一个稳定的基础组织单元,为日常管理活动提供管理支撑;另一方面是构建基于任务的可变动、多任务、多功能的动态服务团队,体现出更多的临时性和虚拟性,主要运用于关键性管理任务。建立双重模式组织结构,既能保证组织的稳定性,又能使组织在处理问题时保持足够的灵活性,是彻底改变过去条块分割、部门各自为政现象的重要手段。只有当这一转变实现后,其它的三种转变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3.2制定人本的管理制度

  在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首先应实现从重物管理到重人管理的基本理念转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实现下列三方面的转变:从管理约束向相互信任转变,从监督劳动向积极支持转变,从任务分配向公平竞争转变。在具体的管理制度建设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构建组织结构的管理制度,实现从基于基本结构的管理到基于综合因素的管理,从基于正式组织的管理到基于多样化结构的管理,丛基于稳定结构的管理到基于变化的管理的转变。(2)构建效用管理制度,实现从基于过程的管理到基于结果的管理,从基于标件的管理到基于市场的管理,从基于落差的管理到基于对话的管理的转变。(3)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从基于人员考核的管理到基于培养知识资本的管理,从基于部门和岗位的管理到基于团队和项目的管理,从基于分工和指挥的管理到基于协作和参与的管理。

  3.3选择适用的关健技术

  技术虽然不能解决知识管理的全部问题,但没有技术支撑实现知识管理也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的技术是必要的:(1)知识存储技术。组织的知识资产存储应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是面向主题的、整合的、稳定的并且时变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决策管理。它从多个内容相关、物理和逻辑上独立的数据源中提取面向主题的数据信息。所有这些特征都和知识资产的累积、整理和利用相适应,是知识管理的技术基础环节。(2)知识表达技术。知识的重用与共享是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种形式化的知识表示规范,尤其是当前知识信息分布式的情景之下,可采用概念集来实现这一目标。概念集是指特定应用领域公认的关于该领域的对象及对象关系的概念化表示,它提供了知识共享的关键技术。由于概念集在逻辑和应用上的相互关联,人们可以利用概念集间的概念继承关系、语义关系和引用关系来复用概念,从而达到不同领域间的知识共享。建立可以共享和重复的各领域概念集不仅是知识表示的需要,也是实现知识共享和重用的关键技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性工作。(3)知识获取技术。知识获取就是从海量的纷繁信息中发现、提取和挖掘知识,目前的主要类型是人工获取、机器辅助的人工获取和机器自动获取。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机器自动获取应该成为知识获取的主要方式,这其中最为主要的技术是数据挖掘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总之,在实现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组织所拥有的知识资产是基础因素,员工的基本素质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管理机制是制约因素,技术是催化因素。在这些制约因素的作用下高效地实现知识间的转换并不断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命题。

【知识转换形式保障精彩论文】相关文章:

1.装备器材保障论文

2.易经之精彩论文

3.有关审计的精彩论文

4.毕业论文精彩的总结

5.论文:善待错误,成就精彩

6.精彩的数学知识抄报

7.关于社会保障税的论文

8.让学生感受识字的精彩论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