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超重与失重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内容: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希望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帮助。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材选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七节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学完力与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旨在让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牛顿运动定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2.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实验活动认识超重与失重的现象,理解超重与失重产生的条件与实质。

  3.教材内容安排

  本节教材利用称体重和乘电梯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本节课课题,通过对超重与失重概念的理解,学会分析和解释超重与失重现象,然后再进一步了解完全失重的状态。

  4.教材特点

  (1)教材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由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再引导学生带着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航天技术。

  (2)教材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借助已学的牛顿运动规律的知识,分析和解释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

  (3)教材重视实践活动,有力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与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相关知识,为超重与失重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的兴趣特点

  高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意识与接受能力较强,对于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及有动手操作的物理课堂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认知困难

  学习了重力的概念之后,有的学生可能会望文生义,简单认为超重是重力增加,失重是重力减少,完全失重是重力完全消失,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现象时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不能正确地观察,缜密地推理,由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教材处理】

  超重与失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电梯的升降、过山车等等,教材选取在电梯里称体重的模型来对超重与失重现象进行解释,这种方法难于在课堂上演示,不利于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超重和失重。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我通过改装弹簧测力计,制作了简易的超重与失重演示仪,让学生切身地、直观地感受超重与失重现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超重和失重的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解决超重和失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生活中超重和失重的现象,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分析解释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原因,学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实验和逐步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1)实验法

  本节课注重以生活中实际问题为先导,以实验为基础,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思维,分析归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和本质,突出学习重点。

  (2)讲授法

  通过教师形象生动、富有引导式的讲解,辅以实验演示、图片等,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对超重与失重概念的理解;同时综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法指导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并自己尝试分析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物理思维。

  3.教学媒体设计

  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像等,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同时通过自制教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体重计、自制超重与失重演示仪、钩码、纸带、弹簧测力计等。

【高一物理超重与失重教学计划范文】相关文章:

1.《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范文

2.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

3.超重和失重优秀教学设计

4.初中物理《超重和失重》的教案设计

5.高一物理老师教学计划

6.高一物理班级教学计划

7.《超重》阅读答案

8.关于高一物理的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