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纳税筹划能力论文
一、绪论
税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体现在法学教育上,更是针对财务类专业的学科,所以税法也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财会类专业中的必修科目之一,而我国针对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资格考试当中,也明确了税法所占的份额,这充分的体现了税法课程对财会专业的重要性。面对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师在税法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有目的的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这对于将来学生就业后的实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财会税法理念的教育,所以当前我国税法科目的教学正处于一个需要改革的时期,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理论外,对于纳税筹划等方面的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日后走向就业岗位的时候,养成更加严谨的财会意识,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二、当前高校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税法科目的教学是建立在理论结合实际之上的,其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学习,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而税法同时也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所以这对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在科目的教学安排中,教师需要重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以此达到更加理想的教育目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手段,在课堂内外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在我国的税法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育方式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主要是老师授业,以老师的讲述内容为核心教育方式,同时对于学生的实操能力相对忽视,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以以后就业的实践,而是以学期末的考试成绩为主,当然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所以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往往对于课程没有什么求知欲望,仅仅是以老师讲述的内容为主进行学习和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比较消极的情绪,没有创新意识。
1、课堂以教师为主
前文中我们也提到过税法的教学大多遵循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通常都是整堂课由老师一人进行讲解,而学生则是安静的在课堂上听课以及记录重点,而这种从头到尾的讲述教育方式,是比较枯燥的,对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不到任何影响,甚至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也很少提问,这样非常容易造成学生走神的情况,更不必谈什么课堂的气氛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利用老师的思想去替代学生的思考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仅仅是听课记錄,而他们对于理论所产生的原因,完全无法理解,更加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引入。
2、理论教育为主
目前税法的教学还是以理论的分析和讲解为主,老师自身并不重视实践教育,在课程讲述分析当中,老师给学生进行的都是理论知识的梳理和分析,并不会过多的去分析关于税法的实务性工作,更会做一些延伸内容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不会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也不具备任何实际的工作能力,甚至学生通过学习仅仅掌握理论,而对于实操则是一概不知,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生以及财会视野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旦走入工作岗位,遇到实际的问题,学生便会无法适应。
3、考试是学习的目的
应试教育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当中已经喊了十多年了,但是作为高等院校,在教育问题中依然没有任何的改变,还是以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那么税法的教育也是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学生和老师上课的目的都非常的单一,那就是考试能否过关,双方对于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情况都不是非常的关心,学生上课主要是不同的记录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而老师在课堂上也是讲解考试的重点,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思考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实是没有好的影响的。学生用功背诵难点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但是这样的成绩和实操能力是不成正比的,对于未来走上财会岗位的学生,没有什么价值。
三、高校如何提升学生纳税筹划能力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有超过90%的院校有开设财会类的专业,而财会专业也是目前学生和家长愿意选择和报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每100名高校学生,就有10人是学生财会类专业的,这个比例在本科生当中会更加高一些,当前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很多普通高校的就业率也越来越低,而财会类专业的就业更为困难,本科生的就业甚至低于职业技术学校和专科类学校。这里面的原因其实是显而易见的,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生源越来越多,而实际的财会专业培养教育模式本身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就导致学生在几年的高校学习阶段,并没有掌握实际的工作能力,往往停留在理论的掌握上,这样的学生在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我们都很清楚企业在面试的时候,通常会更加倾向有工作经验的人,来为公司创造更加高的价值。甚至会有些公司高薪聘请事务所的专业人员做纳税筹划。所以高校在进行税法教育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纳税筹划能力。
1、初级会计师职称
目前的高校院校通常的教育方式还是教学为主,学生在毕业时会需取得初级会计师职称,而职称也是高校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我们都知道会计工作能力是建立在纳税筹划的基础之上。在当前的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环境当中,所谓的专业能力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所以很多会计从业人员还是以专业技术职称来作为衡量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检验标准,这样的衡量标准也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来界定。因此,初级会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不仅是指学习能力,同时还需要进行专业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高校在重视学生专业培养的同时,需要树立实操为主的教育目的,这样才能有效的建立纳税筹划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2、增强实践能力学习
在学生每个学期学习的内容中,纳入实训的时间,从学校到教师都应该讲实操的能力放在教育内容的重点,学生在学期内可以安排一些实际工作的内容,将纳税筹划实训纳入整个税务学习的教学当中,当前中国有一个关于税务执法的资格考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税法期间进行专门的学习来完成资格考试的准备。是学期内实训的工作安排可以使综合的纳税筹划的相关工作,可以安排去政府事务部门进行学习,也可以安排到关系的企业去进行实习,这样也是为了学生提前准备,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外语、计算机技能
当前的工作需要全面型的人才,所以财会专业的学生也要不断的增强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外语和计算机的水平。我们都知道在目前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大环境中,外资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越来越大,除了英语的通用语言外,还有些小语种的学习,高校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加入部分其他语种的培训学习,引导学生掌握了解其他国家的会计术语。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也非常的重要,目前高校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国家也有相关的计算机一二级考试,这也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的必须条件之一,特别是如今网上纳税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主流,所以纳税业务导向已经开始变化,财会专业的课程也更要与时俱进,未来的纳税业务学习更需要加强计算机的学习。
纳税筹划工作具有综合性特點,所以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纳税筹划相关的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在教育时需要综合的考虑各种因素,以企业实操为主,利用专业知识着眼未来的企业利润增长,通过有效合理的纳税筹划工作,在税法规定的合理合法范围内,为企业减轻税负。树立学生未来工作的正确观念和方向。跟学生强调进入工作后,需要保证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合法的规避纳税风险,同时不断的增强税法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的更加会计法律知识。
四、结语
高校的主要教育目的还是为了社会和企业在服务,上文中我们提到财会专业的学生通过目前的教育在实操方面的能力是十分缺乏的,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很难应付走上岗位后所需要面对的工作,所以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老师在课堂更应该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税法课程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课堂上以理论教育为主,而实际工作中则需要学生有更多的应对实际的能力,所以学校在税法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纳税筹划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让同学们通过大学的教育能够掌握更多专业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李晓红,谢晓燕.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0(10)
[2]高校法学税法教学改革路径思考[J].吴莉萍.经济研究导刊. 2010(25)
[3]我国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J].张艺.中国投资. 2013(S1)
[4]中小企业运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的建议[J].杨宇.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19)
【税法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纳税筹划能力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