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初探论文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更是学生今后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终生学习的基石。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就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客观评价和认真听讲这四个学习习惯。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习惯培养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那么何为习惯?习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释义: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且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概括起来就是长期养成的不易更改的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和需要。那么学习习惯就是学生在长期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一种自动化行为倾向,包括学习的技能,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笔记,看书的重点等等行为。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更是学生今后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终生学习的基石。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作为常年工作在一线教师岗位的历史教师,在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方面有几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种不同的教育工作者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在其著作《习惯培养六步走》中就谈了这么五条:一心向学的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的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笔者通过多年的认真观察和研究,结合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积极思考,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客观评价,能于交流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复习归纳的学习习惯。
一、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主动学习而是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于知识的深入探究和为探究活动而做的`诸如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等的活动。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教师必须革新观念,由传统的“教”学生变为“导”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历史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在讲述某件史实时,不能只单单看其表明泛泛而论,而是还要深层次的探讨其深层次的原因,背景推动力和影响等,另外某个史实也必须需要其他的相关资料来进行佐证和补充(包括史籍、图片、实物、遗迹、遗迹等)。这些要就就决定了教师在平常授课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通过引导,提供交互式的对话平台等方式,引领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通过一二堂课的示范和讲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积极思考,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这是紧跟着第一个习惯的第二个良好习惯。在学生探究学习资料和收集资料的时候由于学生个人能力和认知水平所限,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可能会对整个历史事件进而产生误读,从而产生完全相反的学习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一旁时时的引导和帮助,时刻关注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每个阶段,并在关键时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在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是比较重要和关系到全局性的地方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在学生收集到了新资料的时候这样提问:这是一段什么样的材料,为什么用这段材料,用了之后有什么问题,在学生通过推论得出一个结论时候提问:为什么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可不可以推出别的结论,还有没有别的材料可以推出该结论等问题。
三、客观评价,能于交流的学习习惯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常常需要对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个历史史实进行客观评价。在教材中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有比较确定的评价的,而有一些是没有的评价的只有一些模糊的描述和大致的经过。这就要求学生在对待那些有确定评价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迷信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没有评价或评价模糊时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评价。当然在进行这些评价时许多学生可能存在着片面化,单一化,情绪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团队合作来进行交流和探讨,以期能达到尽量全面和尽量客观的评价。尽管小组讨论后提出的评价也不一定是全面的,也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多是创见,是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评价显然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体现。所以学会合作交流并能给予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以恰当客观的评价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来学习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
四、认真听讲,复习归纳的学习习惯
这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也是作为学生必须学会的最基本的学习习惯。虽然课堂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和无可取代的。教师在必要时刻的提醒和引导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教师这种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的学习中都是其他模式或形式所无可替代的,因此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地位确立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应该动摇的。在课堂上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的最重要表现就是认真听讲,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维持良好的纪录,及时制止开小差,乱讲话等影响课堂纪录的行为,保持一个宽松却纪录严明的课堂氛围。布置适当的课堂作业,使学生保持一种相对紧张的学习氛围和动力。教师在课后可以进行小结,大体归纳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分析和归纳具体的知识点。在学生准备材料时也可以布置相应的分析归纳题目,让学生养成归纳的习惯。课后作业中布置相应的复习题目,在上课去利用一定时间回顾之前的知识点,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养成复习的好习惯!当然最后一条学习习惯是放之各学科皆准的好习惯,也是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非智力因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在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中,在日积月累中逐步形成和实现。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的坚持下去。相信良好的学习习惯必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从而完成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完成教学的最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孙云晓习惯培养六步走【j】少年儿童研究所,2008年3月。
【2】付忠莲浅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成功(教育)2008年1月
【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初探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