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范文

  叶圣陶是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教育名家之一,他的为人生的教育思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等教育观点,是一笔非常丰富的思想遗产和理论财富,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很适切的指导作用。

  朱永新老师深受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积极推广者。最近,他应邀编撰了《叶圣陶教育箴言》一书,从十个方面展示了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观点,很适合数字时代喜欢碎片阅读的读者的胃口。上个月,我曾经阅读了杨斌老师选编的叶圣陶教育作品集《如果我当老师》,深受启发,这次再阅读《叶圣陶教育箴言》一书,又有新的感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要让学生能自学自励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自学自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今天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人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把握住各种机会,这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在面对困难时不畏惧、不退缩。十多年的学习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其中有很多新奇的探险历程,但面临的困难或问题也很多,这个时候的自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自励的过程。自励一时并不难,

  自学自励,要努力实现自觉自愿。一时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容易的,一时的自励也是可以做到的,难的是持之以恒的学习动机的保持,难的是不断自励、终生自励。这也给教育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特别致力于引导学生自学,绝不是越出了教师的职责,绝不致贬低了教师的尊严。正相反,我以为唯有能这样做的教师才能够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就有很强的自学自励的本能。他们对身边的每一样事物都感兴趣,都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一个简单的积木、几件身边的物件,他们可以反复把玩,一次次的尝试,绝不会因为每一次的不成功而沮丧。正是因为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得他们逐渐学会了走路,逐渐学会了语言,逐渐学会了简单的生活自理,逐渐扩展着自己的生活视野……然后,他们走进了学校。叶圣陶先生特别提醒每一位教师:“儿童在进学校之前,自有他们的生活;进了学校,自然是继续他们的生活。所以两者必须顺着一个方向,不过在质的方面有所不同,便是学校生活比以前的生活合理而有系统。”

  也就是说,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学校生活总体上应该是一致的,特别是在呵护孩子“自学自励”的本能方面没有丝毫的区别。但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生活的合理和系统,让孩子通过这样的生活,更好地理解社会,并最终融入社会。

  我们当下的教育,在关注孩子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的一致性方面思考的很还不够。一方面,校内生活自成体系,与校外生活的脱节比较严重。常用“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一定允许”来强调校内生活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比较强势,不容易放下架子来衔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虽然口头上强调“三位一体”,但三方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的一致性还远没有达成。人们常说的“5+2=0”的现象,于此也是有关的。

  叶圣陶先生说:“从事教育工作必得严肃认真。我说的严肃认真不是板起脸来说教。最要紧的是深切地理解少年儿童,承认他们像植物一个样,是有生命的,是自己能够发展的,自己能够成长的。只要凭种种有效的方法促使他们很好的发展成长,那就是严肃认真。”从努力实现自学自励的目标角度看,教育工作者真的需要更加严肃认真!

  二、知识的价值在于即知即行

  叶圣陶先生说:“知识的价值全在于即知即行,当时应用。以前的教育叫儿童学习知识技能,预备着他们将来应用,所以儿童在学习的时候就很不高兴,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不是他们当前所必需的。”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以前的教育”强调为孩子将来的应用而准备的观点,在今天依然大有市场。比如总是强调“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让孩子们感到自己仿佛是局外人;比如说“今天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现在的回报,而是为了未来”,让孩子们觉得既然如此,那我今天就无需努力,等到未来再努力一把吧。

  每个人都活在当下,只有当下的生活有意义,他才会感到自己没有虚度光阴。如果孩子今天在学校里学习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他怎会在未来获得幸福和快乐?而让当下的学习生活有意义,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当下所学的知识能够被充分的理解和吸收;二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生活经验,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叶圣陶先生提醒学生:“所修习的功课犹如食物,必须随时把它消化,让它化为自身的血肉。”食物如果在胃里不消化,会导致胀气、厌食等多种不良的症状,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是很不利的。所学的知识也是如此。

  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德行、智慧,如果学生平时对所学习的功课能够完全消化,是不用专门拿出时间来复习,来应付考试的。叶圣陶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一个提得起五十斤重量的人,他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总提得起五十斤,除非他病了或者衰老了;他有这个力量是平时练成的,临到提东西的时候,他不需要什么预备。”

  叶圣陶认为,现在的学校里有一种弊病,就是学生在校里只知道读书,忘却把读书读来的经验,去体验四周的事物,来创造自己的新经验。也就是说偏重读书而忘了人生。“根本地说起来,处理生活的知识当然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去取得,处理生活的能力当然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去历练。”学校教育要关注这一问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消泯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把外界的一切融化在自己的生命里,使自己的生命丰满而有所作为,使生活的经验日益丰富。要让师生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学习就是生活,并非生活的准备。

  要让当下的生活和学习幸福和快乐,兴趣最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一个人的世界,不能大于他兴趣所及的范围,唯有这个范围方是他内在的真实的世界。在他所感兴趣的范围之外,固然有许多事物围绕着他,但是他熟视无睹、听若不闻,对他来说,可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这话真说到了点子上!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与他的兴趣是直接相关的,今天的教育,要着力于扩充儿童兴趣所及的范围,并使孩子们养成终身的习惯。而所学知识的即知即行,当时应用,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三、阅读水平体现着国力强弱

  叶圣陶先生说:“大家都说我国的国力不如人家。所谓国力,不限于有形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等,一般民众的精神和智慧也占着重要的成分;普遍的不读书,民众的精神如何能振奋起来?智慧如何能得到发展?跟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的不如人家相比,普遍的不读书至少有同等的严重性。”

  叶先生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在学校里培养出

  来的,全民阅读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学校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以及成效如何。2013年的全民阅读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素养和其他国家依然有着很明显的差距,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我们还有一段很艰巨的路要走。

  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的阅读,要让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是说学校重视了,学生就会阅读,就能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了。这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给予指点,让学生自己来走。叶圣陶说:“阅读指导犹如给走路的人指点某一条路怎么走,而不是代替他走,走路的人依照指点走去,非但不走冤枉路,而且见得广,懂得多,心旷神怡,连声说“不虚此行”,同时衷心感谢给他指点的人。”

  二是善于批判,而不是照单全收。叶圣陶说:“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应该明白,写在书上的东西并不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阅读固然要认真,但是尤其重要的是要抱着批判的态度,要区分哪些是应该接受的,哪些是不该接受的,不能照单全收”。

  三是活用工具,帮自己答疑解惑。叶圣陶说:“无论读那一类书,都必须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词典、图表,等等。……工具书是不开口的顾问,会回答你的各种疑难;工具书又是包罗万象的博物馆,能让你查考各种想知道的事物。”

  四是分清次序,不轻易迷信经典。叶圣陶说:“青年人读书,要有一个缓急先后。圣经贤传大多是古东西,现在人读起来,先得打破一重语言文字上的隔阂,而青年人往往没有能力打破;其次,圣经贤传受着书写工具的限制,大多写的简约,简约之极,必须反复涵咏,多方揣摩,方才能够理会,而青年人不一定有这种能力。又其次,圣经贤传就古代的社会和人生说话,虽然其中尽多通乎古今的道理而青年人总不免觉着隔膜一层,不甚亲切,不如就近代与现代的社会和人生说话来的感觉性味。”

  五是读写结合,用文字记录生活。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如果学生不能用文字发表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用文字记录实际生活的一切,那才是能力上的缺陷。”

  六是联系实际,并注重经验积累。叶圣陶说:“好的作品人人可读,但不能人人得到受用。那些得不到受用的人就吃亏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太差,不够与好作品的作者作朋友。”写作也是如此。“那些写不像样儿的人就吃亏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太差,好比一棵缺乏养料的草木,机能不旺,无论如何开不出茂美的花,结不出丰满的果来。”

  将这些事情做好了,国民的阅读素养自然也就提升了。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叶圣陶教育箴言摘抄

2.叶圣陶教育名言

3.教师《叶圣陶教育名篇》的读后感

4.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

5.叶圣陶的教育名言警句

6.叶圣陶关于教育的名言

7.叶圣陶通话读后感

8.教育论文范文:论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