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语言特点研究论文

时间:2021-08-31

格律诗的语言特点研究论文

  一、宋欧阳修说:“文工者诗也”格律诗,则是工中之极巧者、格律诗,亦称近体诗或者今体诗,形成于唐精巧于宋,千百年来传唱不衰,让“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心动”前人的论述极多,卷轶浩繁,有些问题也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下面,我们对格律诗的语言特点从全新的角度作探讨。

  二、种类、名称

  (一)按“言”分类

  一般来说,格律诗按照“言”分类,比如“七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排律”等。

  (二)律诗、绝句

  近体诗主要包括上面所说的律诗和绝句,律诗即是格律诗,绝句亦称截句、断句,律诗,总计八句,绝句是其一半,为四句,“截句、断句”即从此而来;超出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或者排律,六句律诗偶尔出现,称为三韵小律;律诗、绝句,有五七言之分,排律诗的规定必须超过八句,多则不限,以偶数为标准,十句亦可,三百句也无妨,要求一韵到底,押平声韵,韵脚固定不变,每句都有严格的平仄要求,除了首尾联句以外,要求全部对仗一、排律诗因此增加了难度,以是之故,占今以来,排律诗,尤其是优秀的排律诗寥若晨星。

  三、押韵的规则

  众所周知,诗歌是押韵的,一切诗歌概莫能外,格律诗尤其严格、但是,占今的语言特点不同,占代诗韵和现在的普通话不一致, 我们读起来,感觉不是很押韵,原因是,回的韵母是ui,来的韵母是ai,但是按照占代的语言发音却是合乎标准的,都属于“上平十灰”韵,押韵非常严格、隋唐时代,从}}语中甄选近似音做韵脚字,隋唐之后,产生了专门的韵书,比如最通行的《平水韵》和后人以此修订的《佩文诗韵》。

  四、平仄格式

  (一)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一首诗歌,音节响亮,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读完余香满,满室散馥,意犹未尽、除了上面所说的押韵外,就是平仄格式的缘故、汉语有高低长短的特点,占人将之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一占代自有其语言特点,其平声,相当于现代的阴平和阳平,上声去声占今相当,占入声,己经消失无存;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协调搭配,形成了格律诗的平仄格律一“平,平声也;仄,上声、去声、入声也”格律之严,至堪重要。

  (二)诗以意境胜

  但是诗律之工远不如文字之工,诗最终以意境胜,李白见崔浩黄鹤楼诗后,题口: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题诗在上头一、黄鹤楼不协律之多有目共睹,而天下无出其右者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诗的意境与规律并佳更能是无暇宝璧、光照千秋了-

  (三七言律诗有四个基木的句式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最后两字是平仄,称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最后两字是仄平,称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最后两字是仄仄,称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最后两字是平平,称为平平脚)-

  (四)调平仄的的一些要求

  1.避孤平_、像这样的句子: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中问有单独的平声字,即为孤平;像第一句的例子,木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的,于此不合,即为失误;如果没有其他字可以代替,就要补救一、要说明的是,仄收的句子,即便是中问有单独的平声字也是可以的,称为拗句。

  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对于初学者,这个诀简单实用,实际上,不能概括律诗的平仄的调配变化、在平收的诗句里,常常会失误

  3.拗救、字要合平仄,如果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因为内容需不得己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儿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五、对仗要求

  现在的文学语言,很少涉及对仗的问题,而格律诗的创造,对仗时时处处存在,不可或缺一、对仗,两两相对,整齐排列,看起来醒目精神,读起来干脆利落,格律诗的对仗,不仅仅是简单的修辞,更是严格的格律要求、绝句随意,可对仗可不对仗,律诗之问的两联必须对仗,排律,则除了首尾两联要全部对仗一、对仗有一种讲究,就是避免合掌一。都是名词性词组对名词性词组,动词对动词,额联和颈联的组成、构造一模一样,没有区别,像人的手掌相合,称之为“合掌”,合掌。是律诗人忌,因此,合掌诗很少出现。

  六、重字的问题

  现在的语言,重字不重字,没人关注一占代纸张稀少,诗人们惜墨如金,对重字的出现是非常忌讳。

  七、修辞手段

  格律诗在修辞方面,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占

  (一)省略

  一首绝句,短短二十来字,必然高度凝练,否则言之无物了、所以,有些能省略的都做省略,力求最少的.字表现最多的内容、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完整地说,应该是相见时难别时亦难,但是,格律有要求,字数有规范,只能在此省略,而读者也心知。

  (二)互文

  互文是省略的一种,格律诗屡屡见之、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如果没有了解省略之功能,则此诗难以理解、没有省略的话应该如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

  (三)倒装

  倒装有好几种,有字的倒装,有词的倒装,还有整个句子的倒装,词语的倒装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首联“城阀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倒装原因,有迁就主题有所强调,有为了押韵,不胜枚举、此句为了突出城阀、风烟而倒装;句子的倒装,比如温庭绮《苏武庙》中的“回口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年”,先言回口,再说去时,倒装是很明显的-此外,尚有借代、双关、重叠、排比、拆字、曲喻、反衬等等,不一而足,难可俱陈。

  八、结语

  格律诗是我国文学长廊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其格律严谨,字少意丰,修辞琢句,赅博绝伦,意蕴深厚,微描细摹,情感丰富一这是一笔十分丰厚和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本文全盘考虑,去繁就简、去粗取精,略谈其要,权衡轻重,疑义相析,敬请匡误扶正。

【格律诗的语言特点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离骚》的语言特点

2.挖襟衫结构特点研究论文

3.足球战术教学的特点研究论文

4.《诗经》的语言特点

5.诗歌的语言特点

6.乡愁的语言特点

7.白居易诗歌的语言特点

8.散文的语言运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