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习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论文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易事,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考试分数。 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兴趣,养成依赖教师的思维模式,丧失了思维的主动性。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 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 当学生具备了数学学习兴趣时才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一切因素来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1.1 展示数学之美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产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规律美、严整美、理性美、抽象美、对称美等等。 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百岁山”矿泉水的广告片,广告片中讲述了数学家笛卡尔与瑞典公主之间的爱情故事。 笛卡尔给瑞典公主的情书中没有文字,只有 r=a(1-sinθ)这个数学坐标方程,而瑞典公主将这个方程解出来之后,在函数坐标上画成了一个心形,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个美丽的函数曲线,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情怀。
1.2 提高教师的教学魅力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 亲切的师生关系,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来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够“亲其师、遵其道”,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当学生提出一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言论时教师不能一味打压,而是要认识到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2 积极创设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课堂情境中进行探究。
2.1 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使用一个个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2.2 故事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得到提高,在趣味故事中蕴含一定的数学概念和定理。 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的教学是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述“国际象棋与等比数列”这个有趣的故事。
2.3 实践情境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突破教材和课堂的限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生活情境
教师要将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与事物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使学生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主动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鼓励质疑,勇于创新
高中数学教师要营造出和谐、平等、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不同的看法。 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充分的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新的视角去看待旧的问题,才能够大胆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并为学生的大胆质疑和提出问题提供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导,从而推导出新的定理和概念,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些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错误,教师要用宽容、鼓励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使其他学生也认识到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最可贵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教材、质疑教参甚至质疑教师,鼓励学生独树一帜与标新立异。 当学生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和看法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使之成为教学中新思维的一个契机。 进而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完善,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 在提出一个新思路或者新问题之后,教师都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创新的质量, 也使学生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应该秉持认真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日之功, 而是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新方法和新思路都是一种创新, 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何 颖 .高 中 数 学 教学中学 生 创 新 能 力培养 策略 [J]. 考 试 周 刊 ,2014(26)。
【高中数学学习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3.高中数学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