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
【论文摘要】该文通过向三所中等规模普通全日制高校的3000份调查问卷和20余个典型案例的深度访谈调查分析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和择业期望。
一、问卷的设计和样本的来源
本次研究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调查毕业生的择业意向。样本来自三所中等规模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涉及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体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美术、音乐、园林技术等30个专业。被试者中男性40.25%,女性59.75%;研究生6.13%、本科生34.21%、高职牛59.66%。调查时间2009年为4月至2009年5月。问卷采用半开放式调查,共包括五部分内容:被调查个人基本情况、就业期望与求职经历、就业指导与学校教育、对就业政策和措施的认识与评价、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实际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3018份,有效问卷3006份。有效回收率75.15%。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择业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薪酬与福利
大学生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多选)分别是:个人发展机会(38.84%)、薪酬与福利(34.13%)、公司规模名气(12.97%)、地域(14.23%)、岗位级别(11.05%)、家庭期望(3.00%)。只有3.00%的学生选择“家庭期望”,这说明学生的择业观念趋向成熟,倾向于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工作,而不是被动听从父母辈的意见和安排;随着户籍概念的淡化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学生已经不再把留在大城市当成自己重要的职业理想,更看重的是发展空间、薪酬与福利。
2.工作初期期望的月收入集中在1000~3000元
超过七成的学生在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3000元。过低或过高的收入定位都会给用人单位不自信或自负的印象。薪酬的预期也是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自我价值定位的表现之。根据大学生择业认知心理分析,个体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导致事业的失败,大学生在择业之初要对期望和自身实际条件进行衡量、融合,明白自己能干什么、能拿多少薪水,而不是我想干什么,想拿多少薪水。大学生心理定位是否正确是就业能否成功的核心问题。
3.大部分学生认为培训考证有助增加就业竞争力,愿意从基层做起
83.71%的学生选择从基层做起;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再深造(17.1O%)或参加短期职能培训(57.48%)是良策;不到一成的学生勇于自主创业。大部分学生(75.63%)认为培训考证有助增加就业竞争力,已经在参加或准备参加各种就业技能培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不断调整。毕竟大多数人从事的是相对“合适”的工作,而不是绝对“理想”的工作。兴趣和职业是两个概念。与其一。味坚持“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试着去“喜欢自己的工作”。
4.“调整心态、提升综合素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调查显示89.4%的学生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还是从自身找原因,调整心态、提升综合素质。36.9%的学生希望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好的就业指导或政府出台支持就业的政策。
52.60%的学生认为解决就业问题要“调整心态、降低择业标准”;36.8%的学生意识到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5.求职经历是“人生必要的历练,是人生的财富,使自己更成熟”
求职是学校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也是社会给学生上的第一课。当被问起求职经历时,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经历风雨洗礼的故事。73.14%的被调查者认为求职经历是“人生必要的历练,是人生的财富,使自己更成熟”。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有11.91%在经历求职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或“使个人生活态度变得消极,与周遍的人产生了疏离感”或“对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产生怀疑”。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 6.事业单位成为首选
“您期望就业的单位性质”调查数据如下:国家行政机关(31.49%)、事业单位(42.99%)、公有制企业(14.46%)、非公有制企业(11.06%)。数据反映学生对行政事业单位情有独钟。职业安全、待遇、社会地位是大部分学生对“好工作”的看法。大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职业的选择常常受舆论的影响,而忽视了自身需求,导致了择业失误,频繁跳槽。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加强引导,使其及时调整心态,重新定位自我,尽量减少择业中的理想化成分。
7.就业初期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展前景”、普遍存在心理契约违背感
工作一年内离职的原因(多选):没有发展前景(24.91%)工作性质不适合(20.01%)受更好的单位邀请加盟(19.31%)工作环境欠佳(11.87%)对薪水不满意(13.70%)人际关系糟糕(6.13%)其他(4.07%)据调查,大学生工作前五年内离职的比例高达70%,普遍存在(85.36%)心理契约违背感。不少大学生却肓日地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并在极度低下的职业认同感中频繁地跳槽。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职业规划、盲目选择职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周期短的主要诱因。
8.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就业政策足够的了解
5.53%的应届毕业生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非常了解”;了解甚少、一无所知的比例却高达45.22%、3.53%。自我分析、环境分析、职业定位、计划实施、评估调整,这五个职业生涯规划环节相互联系,完整不可分割。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了解就业环境(包括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落户流程、档案转机去向)是相当必要的。必要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做出理性抉择。对自己的将来没有系统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缺乏追求成功的决心和达到目标的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都是导致毕业,没有就业竞争力的原冈。
9.自我评价和职业发腱期望过高
调查显示主动面向欠发达地区就业的并不是毕业的首选。问及为何不赞成或不愿意到基层T作,毕业生所考虑或担心的主要问题是:个人未来发展受到限制(34.69%);待遇比较差(18.75%);地方偏远,生活条件艰苦(18.69%);对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11.80%);其他(9.30%)。不少大学牛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食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自我评价和职业发展期望过高。
三、结束语
根据调查反应的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学校应始终贯穿科学就业观、择业观教育,在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背景下调整教学知识与技能结构,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尽早明确专业发展与指定职业生涯初步规划,避免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盲目性。第二,职业探索的过程中毕业牛需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真实有效的就信息;通过理论学爿和实践,增强就、出过程中的自我法律保护意识。毕业生需要提升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合理定位,克服“好高骜远”的就业心理障碍,主动谋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促进自身的职、生涯规划与发展。第三,学校需要加强对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调杏,了解业生在职业探索期遇到的闲境并予以一定帮助。职业探索是个人透过工作或者工作世界所提供的资料及刺激,对其本身的需要、兴趣、性向、价值、工作角色以及能力作澄消的活动,是个人对自我特质、职业、工作内涵以及个人与环境和资源关系的认知和行为。职业探索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职业的成熟和职业适应。盲目地“先就业后择业”不应该成为个别高校提高就业率指标的权宜之计,也不应该成为大学毕业生为缓解就、压力而追随的潮流。毕竟,初涉职场的经历对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弥足珍贵,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职业心理的稳定性与成熟度。
【论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研究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