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科学课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基论文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综合课程,而多年的教学生涯,我们似乎没有真正去理解这一理念的真谛,以致于很多人提出了“科学课”不科学、“伪科学”的思想。但回头来反思,我们自己做了多少,我们为“科学”想了多少,我们教科学的出发点是为孩子、为家长、为学校还是为了自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次省级培训,让我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细细整理感慨颇多!
一、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的出发点
断断续续地从事小学自然、科学课的教学也有近8个年头了,从最初的《教学大纲》到后来的《课程标准》,我似乎就没有好好地研读过,即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课程标准》做成了“知识树”,我也似乎没有意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还是按照教材的内容一课一课地组织教学,从来没想想为什么,用朋友的话说就是“只顾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培训的第一天,山东省科学教育名家李健梅老师《科学课课堂研究》、《创建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场》的报告,让我认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到后来听取了国内科学教育名家曾宝俊的《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以及二者的隔时空对话(其实是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让我不禁手捧《课程标准》,以近乎膜拜的虔诚的态度来研读。我终于发现,《课程标准》才是我们科学课的.纲领,我们一切的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都是基于课程标准下的科学教育活动。课程标准,是我们实施科学课程的出发点;没有标准,课程实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根基。
二、科学探究,科学课教学的灵魂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目标被定位为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而,科学课课程标准将三者的次序改变了,先过程与方法,再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才是知识与技能。小小的顺序改变,反映的是教育本质的改变。
以前有一种理论,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后来又改成“要给学生一桶水,老师必须有一缸水”。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学生不是容器,不是灌就能灌进去的。再者,如果老师的水一直比学生多,那这个社会还怎么发展?所以李同胜老师说:教育就是用教师的一杯水换学生的一桶水。换言之,就是老师是引导者,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己去获得一桶水一缸水。而获取一桶水,显然是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而不是老师传授给他。所以,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科学课将过程与方法放在了第一位,而且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之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科学奥秘并服务于生产生活,从而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并达成情感意志价值观的目标,而知识的获取显然是副产品或者是载体。
从这一点上说,科学课的课程标准是最为科学的。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灵魂。
有些老师抱怨:“我讲了学生不听,怎么也教不会,愁死了。”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普遍存在的。我非常赞同李同胜老师的观点:“你讲他不听,你就不要讲了。让他们做,让他们思考,让他们讨论交流,不就好了吗?”是啊,很多老师牵不住牛鼻子,而是死命地拽牛尾巴,不得要领,自己累,学生烦,最后导致学生厌学、自己职业倦怠。三、课程开发,科学课本来很精彩
科学课,包罗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众多学科的知识,还加入了能源与技术等新兴学科,所以科学课本来很精彩。在国外,科学课老师是很受尊重的,因为科学课老师都是最博学的老师,有些老师上得了语文、数学,不一定上得了科学,因为科学课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然而在中国,科学课被边缘化,专业技能最弱的或者上不了课的行政领导才来担任科学课,或者直接被语文数学科挤占,这是科学课的悲哀。
培训期间,我们有幸聆听了路培琦老师的一节课《玩注射器》,这是路老师15年前的一节课,当时路老师也已经55岁了,基本退出讲坛。然而就是这样一节15年前的课,也让在座的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优秀科学老师震惊:路老师的课简直精彩极了!不愧为大师作品。整堂课就是玩,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探索活动中,玩出了层次,玩出了品味,甚至于不愿意下课。尤其是最后路老师展示了自制的教具——液压挖掘机模型,简直如真的一般。挖掘机随着路老师的操作,整个挖土过程连贯流畅,让人叹为观止。路老师说,这节课教材上是没有的。当时路老师已经退休了,在家专心照顾自己卧病在床的老伴,而且自己学会了打针护理。有关部门要路老师给年轻教师出示一节示范课,路老师看到垃圾桶里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就突发奇想地开发了这节课。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但探索了大气压力、液体压强、液压传动等连中学生都感觉晦涩难懂的科学问题,而且一直处于一种愉悦的、兴奋的学习氛围之中。过程与方法的创新带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的实现,从而最大化地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初级目标。早在15年前路老师就用自己的课堂很好地诠释了科学课的目标达成,而在当时,科学《课程标准》还没能面世呢。
路培琦老师不愧为一代宗师,他的科学课简直成了孩子的节日。为什么?用路老师的话说:“科学课就是陪孩子玩儿。”一个“玩”,道出了科学课的内涵,这就是“探究”。让孩子参与探究的全过程,重现知识的产生,这是科学课的灵魂之所在。
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老师不是春蚕也不是蜡烛,科学更不是冷冰冰的瓶瓶罐罐。如果多一些路培琦大师这样的科学老师,我们的科学课的春天还会远吗?如果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学会了科学探索,学会了科学地生活,营建自己的科技人生,这不仅是他自己的人生幸福,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素质提高。科技人生,科学课让生命更宽阔。
【品读科学课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基论文】相关文章:
1.大象的科学课件
4.自行车的科学课件
5.杠杆的科学课件
6.关于风的科学课件
7.身边的科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