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论文

时间:2021-08-31

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论文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

  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理论,西方世界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面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希望等;二是个体层面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和勇气等;三是全体层面的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主张发掘人的积极品质,提供积极的环境,肯定人的价值,方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心理学的作用。它区别于传统心理学一味的关注病态心理,主要关注人内心的积极品质,希望借此可以激发人类的潜能,完善积极的心理人格。应用于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学要求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优势,并努力使其优势增强,倡导赏识教育与全员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共性教育,运用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行为的积极发展。

  二、高职在校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自卑与自负并存

  进入高职院校,对于很多学生从内心来说,已经是一个自我否定的开始,会觉得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外在表现来说,一方面会在老师或以前同学面前,表现为不自信甚至自卑心理明显。另一方面,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在外在面前表现的过于自信,以显示自己能力,证明自己。这种心理容易矛盾,极易造成不平衡,更加促使学生不善于于人交流。

  (二)依赖与孤独并存

  高职新生这个年龄段正处于自我统一性确立的特殊心理时期,这段成长过程中内心充满中冲突与不安,特别是当学生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时,内心会充满不安全感,表现出心理依赖与现实孤独并存的矛盾人格特点。情感迁移可以很好的移除这种内心的矛盾,但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高职学生很难以掌握这种技能,即便在老师的指导下,也难以学会甚至掌握这项技能。一旦出现内心冲突发生后,就会通过不妥言论或行为表现出来,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矛盾。

  (三)网络依赖与现实冲突

  网络的普及使学生容易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同时因为高职新生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感较强,在网络世界容易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但是由于长期沉浸在虚拟世界,反而更加容易出现语言的交流障碍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缺失。

  三、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新生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是“预防—咨询辅导—诊断治疗”,形成了“筛查、跟踪、矫正”的模式。普遍做法是新生进校后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本校的学生心理档案。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心理教育的第一步是针对全体新生,进行普遍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与此同时,根据心理健康调查筛查出来的结果,针对部分有异常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并通知其所在院系,要求辅导员对其重点关注。这样的做法易让同学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对心理有问题的同学进行辅导。首先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其次有问题的同学较排斥这种模式。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违背了心理学的积极价值取向。目前高职院校针对普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于新生阶段,虽然各个学校开设了心理讲堂和心理咨询室,但是学生普遍认为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同学,而非每位同学都应积极参与,使得高职院校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新生阶段。

  (二)师生关系不对等

  作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形式之一的`心理学课程,教师还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将学生定位为受教育者,自己则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并不积极参与整个学生的心理品质构建,只是单纯的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定位不得当,使学生在这种不对等关系中,难以敞开心扉,致使心理教育难以成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个体咨诲、电话咨询、信箱咨询、团体咨询等)、召开心理讲座等。这些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还是从“心理问题”为切入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导学生如何预防此类心理问题的发生,而不是主动构建健康的心理,这种模式偏离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心理素质培养这一重要目标,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做越难。

  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一)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心理学课程内容上,高职院校的心理课程应注重积极心理学的挖掘,让学生系统学习和把握积极心理学,逐步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学生系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便更好加以运用。课堂形式上,引入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打破传统的讲授形式,试点小班教学形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中不断呈现积极向上的环境,帮助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其次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出发。对大众开放心理咨询室,不再将心理咨询单纯的定位于服务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应面向所有普通学生。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构建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完善学生人格。

  (二)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于人类的心理构建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不同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各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毕业后的职业需求,为在校生打造属于本校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构建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提升其心理抗压能力。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打造包容和欣赏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组织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

  (三)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筛查、跟踪、矫正”的固有模式,由此延伸成“预防—咨询—矫正”的工作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分成以下三级工作目标。

  1。发掘培养。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挖掘并发展对学生有持续影响的积极心理品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获得积极体验提供机会和平台,使学生逐渐获得认同,增强有效的情绪体验,发展管理情绪的能力,逐步使积极的主观体验上升为积极的价值观,构建理性调节正确的引导高职学生的健康积极发展。

  2。辅导咨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辅导咨询应定位于积极评价而非传统的矫正心理问题上。改变简单克服心理困惑的做法,让学生体验追求设定目标过程中的快乐,增进幸福感。通过正向的刺激,增加学生正向情绪体验,减少负面情绪的堆叠。同时作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转变观念,不再居高临下,与学生共同成长,构建一个积极、平等的平台,吸取并分享学生的建议,激发学生的潜能。

  3。积极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主体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会增强幸福感的体验。积极预防就是改变发现问题后矫正的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前至心理品质的构建。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和培养个体自尊作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途径,积极心理资本增值是培养个体自尊等积极心理品质等有效途径。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品质构建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为学生营造积极行为的环境,让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目标,构建自我意识,增强主观体验,在积极的环境中度过大学生活,减少青春期的内心冲突。最后让“发掘培养—辅导咨询—积极预防”成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目标。

  (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沿用传统的课堂模式,“你说我听”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与教师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不利于师生平等关系的构建,因而学生易产生被动消极的态度。积极心理学指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应该以尊重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同学,努力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将自己定位于为学生提供服务的群体,帮助其构建积极的心理品质,其次学生在课堂中改变“听课”的习惯,努力与教师共同主导课堂,真正融入课堂建设中。最后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突破教室的局限,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实践中,利用课堂外的拓展活动,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中。

  五、结语

  积极心理学侧重研究人性中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并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来激发人们内心的潜能,协助人们不断追求幸福。在压力巨大和时代飞速发展的现在,为心理咨询带来一股清流。与此同时,如今高职院校,心理危机事件层出不穷,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改变学生的现状,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高职院校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提升和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促进高职学生积极健康发展。

【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论文】相关文章:

1.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平安高职院校建设措施的探讨论文

2.音乐教育心理学视野下歌唱教学论文

3.试论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

4.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5.积极心理学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论文

6.积极心理学下高校问题学生的转化论文

7.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体像焦虑研究论文

8.浅谈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