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入世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增速惊人,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度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贸易顺差内在原因高储蓄政策
(一)内需不足
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市场启动困难,是造成顺差的主要原因。与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较高增长速度相比,居民消费市场平淡,缺乏活力和持续的热点。个别商品如轿车、房地产市场虽然也曾出现快速的增长,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等影响内需的结构性矛盾也没有明显的缓解。受资源约束,中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整个内需不足的贸易结构导致了我国顺差产生。
(二)早期国内的高投资
前几年国内高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释放出来,导致了某些产品的出口激增。最典型者莫过于钢铁产品,出现了进口锐减或增幅下降而出口激增的`现象。2008年1—8月,我国出口钢材1444万吨,出口额92。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7。2%和121。6%;进口钢材1750万吨,进口额170。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1。0%和增长17。9%;出口钢坯及粗锻件584万吨,出口额22。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7。0%和183。5%;进口钢坯及粗锻件97万吨,进口额5。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2。1%和60。6%。2008年1—9月,我国出口钢材1580万吨,增长83%;进口钢材2000万吨,下降16。4%。从钢铁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中国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全世界最短的。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2006年上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目前中国市场上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可想而知,这些商品肯定会有一部分转向国际市场寻求出路。
(三)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
通过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可以发现,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加工贸易。近6年来的月度数据表明,我国的加工贸易顺差一直大于顺差总额。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则达到56。3%。而每100美元加工贸易就会产生30美元左右的顺差。这一附加值,应当说主要地体现为我国土地和劳动力。于是,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贸易顺差增加的本质是,我国额外、更多地输出了土地和劳动力,或者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主要向世界配置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就资源享赋而言,可以把世界各国划分成两大阵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据经济增长理论,发达国家的资源享赋是技术和资本;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享赋是土地和劳动力。所谓贸易顺差,表面看来是双方产品的相互供给与需求问题,实质上则是双方的资源享赋问题。要素享赋越悬殊,发达国家越是需要从发展中国家配置土地和劳动力,越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和技术;或者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产生足够的资本、技术需求,则发达国家的逆差就越大,相应发展中国家的顺差就越高。
其实,这正是我国加工贸易异常发达的真正根源。我国加入WTO已有多年,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已有所增加,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国家,工资水平、管理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很多出口企业凭借劳动力和成本优势所创造的低价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我国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同时,2000—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的顺差比重分别占到总顺差的89。1%、91。6%、88。2%、99。3%、98。6%和78。2%,可以看出,我国出口顺差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廉价劳动力为商品带来的成本优势。
(四)高储蓄
在经济学上,贸易顺差是一个国家的剩余储蓄。当储蓄增加、而投资不够的时候,国家剩余储蓄就表现为贸易顺差和经济顺差。对于中国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国际上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就是中国的消费太低。消费近年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这两年降到40%多,而储蓄占GDP的比重上升到50%。一方面,高储蓄率导致高投资率;另一方面,储蓄率高意味着消费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已导致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衡。消费相对不足,使得过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只能通过出口得到满足,必然加大了出口比重。而发达国家近年来经济增长较为强劲,也对我国相对低廉的产品形成了持续的需求。过度储蓄与投资,在压抑我国居民消费的同时,也相应减少了对国外产品的进口需求,顺差因而扩大。
(五)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政策与制度原因
出口奖励和进口限制的贸易政策导致长期的贸易顺差。长期以来,在我国出口管理政策中,出口退税政策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入世以后,我国的出口鼓励和进口限制政策的力度都明显弱化了,但仍不足以抵消人民币名义汇率低估、实际汇率持续走低的影响。“奖出限进”的贸易政策是导致长期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虽然我国外贸方针一直表述为“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但实际上,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服从并服务于“拉动经济增长,减轻就业压力”等内部平衡目标。无论在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层面,均将扩大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因此,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事实上是“奖出限进”、追求盈余的,持续地激励外部需求、抑制内部需求,造成贸易顺差的持续存在和扩大。
出口退税调整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企业加快出口步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出口,虽然2006年9月推行了降低和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在中长期内无疑有助于减少顺差,但在短期内,却使得很多企业为了赶在出口退税新规生效之前抢关出口,扩大了贸易顺差。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几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总趋势是下调或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大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限制力度,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等。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出台和实施,增强了企业对此类政策会继续调整的预期,因此短期内都在加快出口步伐。
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也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它不仅驱使一些企业开展提前错后操作,加快出口而放慢进口;而且今年迄今的贸易顺差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国际游资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驱动下通过高报出口价格、低报进口价格方式而内流。
国企不分红。中国企业的储蓄增加,尤其是国企不对大股东政府分红,导致了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我国针对国有企业的制度,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亏损企业制定的制度,国有资产的利润都留给企业,国家作为大股东,并不进行分红。当时是因为国有企业亏损,没有能力盈利,所以就把钱都留给企业。但是现在企业盈利了还继续拿着这些盈利没有对大股东进行分红。
参考文献:
1、于文淘。对我国当前贸易顺差的分析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6.4
2、入世第6年:中国外贸总值和贸易顺差及外币储备和海关税收均创新高。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3
【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分析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5.关于消费品市场持续分析报告范文
6.用持续造句
8.持续的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