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思考分析论文

时间:2021-08-31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思考分析论文

  [提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加强和改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培训内容、建立培训法制,是推动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制约因素;对策

  近年来,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批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农村全面小康,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工作。杨凌示范区以绿色科技为抓手,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民致富。

  一、杨凌示范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现状

  近年来,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杨凌示范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为“杨凌农科”品牌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农民培训是杨凌示范区技术创新成果示范推广的一个重要手段。2004年起,杨凌示范区面向旱区开展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以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基地为依托,以“绿色证书”培训为手段,以各级农科教培训中心为场所,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通过采取集中授课、生产现场学习、组织参观交流、周末科技大讲堂等方式,分别安排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果树及苗木花卉生产技术、村组干部管理知识、农村经纪人、奶牛养殖技术、农村妇女家政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狠抓农民技术培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着力打造“杨凌农科”培训品牌。多年来,不少农民技师在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人已经成为区域内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使用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了“科技二传手”的作用。

  二、影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制约因素

  当前,围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这一主题,杨凌示范区做了大量工作,然而相关培训工作的建构与落实仍存在诸多不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投入力不足

  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教育资金来源应该主要靠政府,然而农民教育培训由于见效慢,往往很容易被忽视,资金投入与现实所需仍相差较大,综合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财力受限,政府有心无力。除了中央和省级财政拨的专项资金外,市县区财政基本无力配套,对农民教育培训无法给予更多支持;二是受政绩影响,政府及其官员有力无心。各地区政府虽然清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但普及这项工作难度较大,且短期效果不明显,部分地区领导不太乐于对农民教育培训这项工作投入更多时间和资金,“甚至有的地方根本没有把这项工作真正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去抓”。

  (二)培训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工作经费缺少,各乡镇在七八十年代先后建立起来的乡镇农业科技培训推广服务体系,在经历了数次乡镇机构精简后,机构不稳、功能不全、管理不畅,专业人员逐年减少,因专业技术不能得到较好的推广。多数镇区反映当前农民欠缺专业的农业科技知识,镇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年龄偏大、青黄不接,其所掌握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当前农民的需求。

  (三)重复培训现象突出

  在杨凌示范区的许多农村地区,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例如在猕猴桃栽培知识培训方面,区科技局、林业局、果业局、农业局都组织了相关知识的培训,但培训内容都比较雷同,且培训形式较为单一死板,使参与培训的农民产生疲惫感的同时,也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在畜牧业、种植业、劳务人员培训等多方面,都存在重复培训、资源浪费的现象,致使大量的培训资源白白流失、最终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四)培训内容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从杨凌示范区农民培训现状来看,各镇区仍以农业相关技术培训为主,缺乏多元化培训项目。在当前,因沿海省市产业转移等多方面原因,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相继返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缺口,因此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政策培训、法律法规培训,务工实用技术培训已成为当前农民急需的培训内容。

  (五)农民科教培训缺乏法律保障

  专家指导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农户,只能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广播站”,那些不属于示范基地的农户就无缘接受现代农业知识。当失地农民转变为剩余劳动力时,受市场学历壁垒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年轻型农民往往就职于脏乱差累的行业,合法权益受损,需要技术和法律支持。老龄型农民则因为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备受用人单位歧视,心理无助感与社会的疏离感增加,甚至怀念农村生活,与城市化进程截然相反。

  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发展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足够的教育资金是发展农民科技教育的保证。除了中央和省级所拨的专项资金外,各级政府要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纳入同等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民科技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此外,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入驻农民教育领域,整合政府、社会、市场三方面资源,建立“政府+农民+市场”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新模式,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的“造血功能”,强化农业支撑,打造“新型农民”。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区政府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产、学、研”协议,邀请农业技术专家,继续搞好农业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以集中培训、实地考察、实践学习、经验交流和创业发展为主要环节,确保培训对象掌握全面的实用技术,综合运用“科技校搭台,省市专家唱戏”等有效培训方式,使农民和专家直接面对面,现场为农民答疑解惑,专家对农民手把手解答的授课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使受训农民熟练掌握所学技能。

  (三)优化和创新培训方式

  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面向杨凌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开展各类农民培训。同时,探索建立旱区培训协同联动机制,面向河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6省区开展农牧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科技培训和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在培训教材、培训场地、培训师资等方面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培训模式,组织技能培训;同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有效的培训方式,如开展各种普及型知识培训、讲座,突出阵地培训,以镇区专业技术骨干为重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经常与短期、课堂讲授与现场指导相结合,部门联动,镇区配合,包村保护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有效结合,使杨凌示范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四)拓展培训内容

  在新的形势下,农民培训要改革创新思路,打破传统的培训思路,根据该区大量涌现的失地农民实际情况,加大失地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养现代农民、现代产业工人和第三产业合格劳动力。根据外出务工人员缺乏技能、不好找工作、收入偏低的实际,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的优势,加强农村劳动力输出引导性培训,帮助农民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增强农民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能力和守法维权意识。使培养的农村劳动力成为市场需要的、全面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培训法制

  利用广播、电台和网络,宣传一些通过实用技术增收的典型农民事例和致富亮点,来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农业科技培训,提高自身劳动技能。再让通过培训掌握技能从而致富的农民现身说法,让农民充分了解和认识到参加培训、掌握技能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地参与技能培训,成为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此外,制定专门针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法律法规,使农民科技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从当前形势来看,杨凌示范区农民科技培训面临新的良好发展机遇:一方面国家对于“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通过农民培训项目的立项和实施,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为科技培训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另外,随着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急需一批掌握一定技能的务工人员。因此,紧紧抓住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整合农民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是做好新形势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关键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文泳,滕文平.浅谈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民科技培训,2009.12.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思考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建议论文

2.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教育论文

3.理性思考教育科技论文

4.农民科技成果推广效益论文

5.农民科技培训论文

6.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分析

7.农业科技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分析论文

8.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