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学习古文畏难情绪严重。
古文在今天遭遇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其一是白话文改革之后,古文离我们日常生活越来越远。语言离开了日常的交流使用,自然会失去活力。现在的学生在理解学习古文方面,就会感觉那些词句拗口、语法艰涩。其二,当前的汉语本来就遭到了冲击,学习外语的热潮一直蛊惑着很多人趋之若鹜,而自己的母语则被大家忽视了。这样一来,古文更是没多少人学习了。其三,从运用和实用上来讲,学生现在学习古文最大的动力来自升学考试,这本书就是一项缺乏持久性和根本性的动力,只是外在的一个因素。因此,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不高。第四,古文教学容易陷入对字词句的解释、翻译等技术性问题上,使得古文的魅力无法充分地展现出来,学生没有领略到古文的美,于是产生畏难情绪。由此,学生放弃了大量诵读古文这个传统的学习方法,疏于积累,遇到困难不能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等解决。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古文的畏难情绪日增。
二、教学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日减。
古代私塾里教孩子读古书,是启蒙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就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经典,反复诵读的好处就在于将古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和词汇深深地印刻在了脑海里。
但是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特别是理科难度一直在增加,外语在考试、就业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家长有一窝蜂地给学生增加特长技能的培训和训练,留给学生诵读古文的时间是少之又少。任何一门学科,如果基本不去学习,那是根本不可能培养起兴趣爱好的。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学生通过突击复习等方式就将古文应付过去了,根本没有将学习古文提高到应有的高度。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古文兴趣日减,基础越来越差,对古文的理解和赏析也打不到初中生、高中生应有的水平。所以,教育制度和社会对教育的压力是有责任的。但是,是不是我们就不去努力改变这样的状况了呢,是不是就让学生这样敷衍着把古文这样糊弄过去了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育一线开展语文教育来讲,这显然是不妥当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此,面对这样的状况更应该想方设法加强对学生古文的训练和阅读、赏析古文能力的培养。
第一、恢复诵读古文的习惯。虽然学生学习时间紧张,但是也要计划出一部分时间来帮助学生养成诵读古文的习惯。每天的早读时间,老师可以带动学生读一篇古文,朗诵一首古诗词。老师的范读非常重要,吐词断句就需要很好的语感,老师的范读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培养起语感,对比较难一点的文章多读几次,鼓励学生通过默读、朗读、吟诵、个人读、集体读等方式读古文。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背诵一些名篇,增强学生诵读的兴趣。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读了起来朗朗上口,文学的.形式美和音乐美体现的淋漓尽致。老师可以利用一节早读课,与学生一起诵读该篇课文,在一个比较好的氛围里,文章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够更好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对古文的热爱。
第二、注意课文讲解方法,带动学生学会自学古文。对古文教学这个问题,很多老师的处理方式都是文章背景、字词释义、篇章翻译这三个方面。当然,这三个方面是基础,是学习理解古文的基本步骤。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用教。也就是说,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能够学习,而不依赖老师的教。那种老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一字一句记录的方式不但工作量大,更重要的是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古文的语感、意境并没有真正展现出来,文章的整体性被割裂了。就我的经验来讲,在文章背景介绍之后,顺接而来的是对文章的一个赏析。读懂文章的意思,并不是一定要每一个字都要理解准确,只要将整体的意思读懂,然后理解文章的思想、体会文章的形式美和意蕴美,让学生在古文学习中体会文学的魅力才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后,结合课文的注释,辅以古汉语等学习工具书,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进行必要的说明和提醒,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翻译,同学和老师进行补充。这样学生的参与性就得到了加强,并且在他们自己疏通文意、翻译的遣词造句过程中,领会了古文和今文的差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只有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才能真正锻炼学生学习和表达的能力,才能提高他们学习古文的兴趣。
第三、古文学习涉及到的知识点,需要进行必要的归纳、比较和辨析,这是帮助学生提升古文阅读水平的基本方式。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词、虚词活用等语法知识比较多,也比较难,仅仅在一篇古文中讲解了,并不能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就要针对一些语言现象进行知识点的重点突破。比如,《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两个“或”的意思就有些不同。第一句中的“或”是“有时”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或”就应该理解为“或许”,这就是语境的区别。在具体的语境下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同时做好归纳与比较、辨析,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诵读文章,都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教学中的虚词是一个难点,离开具体的语境,是根本没有办法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文言文,必须温故而知新,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才能真正解决文言文学习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