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评述论文

时间:2021-08-31

  一、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现状和问题分析

  1.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现状

  为了全面推进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国务院先后出台文件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上升到高等教育战略发展高度,根据笔者的调查和研究,我国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虽然是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物质文化基础形成,硬件条件较为完备。由于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投入的扩大,我国高校新校区的物质文化普遍较为完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物质文化对于高校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笔者调查的所有高校新校区当中,大部分高校的新校区远远超过了老校区的规模,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从整体规划时就开始了,试图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特别是整体环境上吸收东西方建筑之长,取中国山水园林和西方建筑之风格,努力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新校区一般都有着自己的标志性建筑物。此外,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也较为完善,无论是教学楼、办公大楼、信息化建设,还是学校的绿化、体育场馆和实践基地等建设都日臻完善,努力以环境来陶冶人。

  (2)校园文化组织架构初步建立。我国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组织建设大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校园文化建设有计划、有目的、有具体措施。努力实现将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和组织制度结合起来,以制度约束,以文化内化,形成良好的作用机制。清华大学在这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根据梁启超先生的君子人格提出的,换言之,清华大学代表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与北大的“兼容并包”不同,清华大学的君子人格不但要依靠优良的传统,还要依靠外在的严格约束。清华大学在其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指出清华大学校园文化不但要立足于优良传统,也要把握时代脉搏,将文化贯彻到体制当中,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内化。

  (3)多元文化蓬勃发展。我国高校新校区的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特别是体育文化、艺术文化和高校社团文化发展尤为显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高校的主流学术文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发性大大增强,校园活动多姿多彩,多元文化在深化和创新当中不断发展。

  2.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存在的问题

  (1)新老校区文化传承较慢。我国的新老校区往往空间距离较大,老校区一般位于市中心,而新校区则往往位于新建的大学城内,新校区没有受到老校区校园文化的熏陶。地理的阻隔造成了新老校区文化传承和移植不畅的问题,有人认为地理的阻隔并不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问题,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同属英联邦,但是在文化上就有着极大的差异,这正是由于地理割裂的原因,新老校区的文化传承断裂使新校区在某些方面成为了“文化孤舟”。

  (2)忽视人格培育。必须要看到的是新校区建设的背景是大学扩招,大学扩招带来的问题就是学费的暴涨和教育投资的激增,新校区的建设是在高度商业化的模式下完成的,从商业角度上讲,短期内完成新校区的基本建设是一种完全的商业活动。笔者考察了大量的高校新校区,发现在新校区当中,普遍存在着浓重的商业化氛围,而来到老校区之后,商业氛围则相对较为淡薄,而人文气息和学术风气相对较为浓厚。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新校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赞助,而校方和投资人为了降低负债,必须要进行招商引资活动,在这一系列的大规模活动当中,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出现了忽视人格培育的现状。浓重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氛围导致人心浮躁,学风不浓,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培育。

  (3)校园文化虚假繁荣。当前很多新校区在打造整体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延续老校区传统文化,而且新校区特色文化也没有打造出来,往往是简单地依靠举办几场文艺晚会、几次学术讲座、几场体育比赛、几次联谊活动等来提高参与度,认为这就是校园文化的繁荣,其实这恰恰是校园文化的虚假繁荣。

  (4)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缺乏。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缺失不仅是新校区存在的问题,更是我国当前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和老校区相比,新校区这种现象尤为显著,走进新校区看到的是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特别是商业化的环境使之缺乏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气息,各个新校区的校园建筑不但风格相近,甚至连命名都类似。广大师生在新校区当中感受不到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的熏陶,也自然就找不到自我归属感。

  二、我国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1.实现新老校区的文化完美对接

  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延续老校区的传统,并且根据新校区的自身特色进行创新,实现品牌文化的打造。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著名高校,饱经战火,几度复校,但都没有遗失大学的根本精神。清华大学是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而北京大学则是培养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这也是清华、北大能够独领风骚上百年的根本原因。同时,新校区的建设可以沿用老校区的风格,如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就是这一案例的典型,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命名,都沿用了老校区的传统。新老校区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学术交流,这样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对接。

  2.以学术精神来培育理想人格

  每一个大学培育出来的学生都应该具备其理想人格,清华大学培育的是君子人格,北京大学培育的是独立人格。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以人格培育为核心,培育人格固然要以德育和制度约束的方法,但是笔者认为强化新校区的学术精神建设,淡化商业氛围,以学术精神推动理想人格的培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3.打造校园精神家园

  要努力将新校区打造成师生的精神家园,而不是耗资巨大举办各种虚假繁荣的活动,学校要在践行学校校训,培育优良校风,建设良好学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学校的人文氛围,从而实现打造校园精神家园的目的。

  4.强化人文精神

  大学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文精神。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要改变我国大学当前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将培育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够改变我国当前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存在的各种困惑问题。

  三、结语

  高校新校区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完善高校新校区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校园文化软件建设,形成特色校园文化成为我国高校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只要坚持不懈地在实现新老校区的文化完美对接、以学术精神培育理想人格、打造校园精神家园、强化人文精神等具体目标上不断创新,相信会使我国的高校新校区呈现出软硬相谐、丰富多彩、人文彰显、特色各异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成果。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评述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思考论文

2.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论文

3.关于动物论文的评述报告

4.有关社会的实践论文

5.高校生态校园规划的实践论文

6.参观化工厂的实践论文

7.主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8.对课改的实践和认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