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美学下的平面设计论文

时间:2021-08-31

共生美学下的平面设计论文

  一、共生美学为契机的平面设计本土化

  如何将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化,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优秀的设计师,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研究,我们发现越是民族的,反而越是世界的,中国不缺乏优秀的设计人才,而缺乏的是一种优秀的设计文化,中国设计的国际化离不开中国丰富文化的支撑,同时也离不开人们对这种文化的发掘与探究。共生作为一种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特殊美学符号,其与中国之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而可悲的是这种手法的设计引入并不是中国设计师完成的,这也正是中国设计发展的可悲之处,平面设计的国际化趋势中不乏这种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视觉符号,但是往往存在如此的尴尬。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以共生美学为契机,总结平面设计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而深层次探究中国平面设计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路。

  (一)共生美学在平面设计本土化中的应用背景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物质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文化不断侵蚀,一些新技术、新载体、新思维不断进入,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中国的平面设计却因此落入了一个怪圈中,很多国内设计师面对如此深厚的文化熟视无睹,而国外设计师却纷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这不仅仅是设计行业的悲哀,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悲哀。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设计师应当担负起中国设计国际化的重任,同时在文化传承中寻找灵感。共生美学便是一个契机,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结合的钥匙,那么应当如何在现代设计中汲取中国传统共生思想的养分呢?首先我们应当把握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传统思想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同时在传统图形中寻找设计灵感,融入现代设计,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设计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刻苦的钻研精神,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期的钻研,这样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另外,设计师也需要把握住共生的相关基础,对共生的要素、类型及方式有深刻的把握,在原有的形体上进行再设计、再创造,形成一种新的图形,而这种图形在保证原有文化意蕴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意义。再次,这个再创造的过程需要继承共生的神韵与气质,并且运用的`现代设计中,让设计在发展创新的同时立足根本,通过新形式、新载体宣扬中国传统文化,高瞻远瞩,实现中华民族的的文化复兴。

  (二)共生美学在平面设计本土化中的应用策略

  1.以形体为基础的设计发展

  设计的全球化使得中国设计师接触到了一些新技术、新载体、新思维,但是因此也导致了部分设计师的迷失,设计一味追求科技化、国际化,而忽略了中华之根,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这一丰腴土壤。中华之设计必然离不开中华之文化,而以中华之文化符号化的视觉形象是中华之设计的基础。中国传统共生图形采用正负形、同构、偏旁部首组合等方式共生,这不仅是一种典型的化繁为简的设计手段,同时也是设计师常用的设计手法之一,而将这种形体抽象手法与一些新的技术、思维及手段相结合,势必会创造出更多的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作品。汉字分为独体字及合体字,最小的构成单元是点与线,而且一个复杂汉字可以拆分为几部分,其中有承担造字语义支撑的部分,也有承担发音声部的部分,一个最复杂的汉字有六十多笔,上百个点、线组成,可见汉字的复杂程度。而以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打散重组,组合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称之为偏旁共生,这也是形体共生的一种形式。这种共生形式多见于民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比如“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等。当然这种巧妙的设计思路也被很多设计师所接受,并且逐渐发扬光大。比如刘小康的海报设计“爱心自然”便是一种巧妙的字体组合,他将这些传统的偏旁共生进行了再创造。传统意义上偏旁共生一般是将一些文字打散,进行重新组合,而他采用了取舍的办法,将“安心自然”四个字的核心部分或者整体部分组合起来,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字体形式,将“心、自、然”融入“爱”,达到了能指与所指的高度一致性,最终为宣传环保主题服务。

  2.以意义为契机的设计

  深化德国著名平面设计师霍尔马蒂斯教授曾经说过:“一副好的设计应是靠图形语言,而不是靠文字来注解。”设计中图形的传达显然高于其他任何元素,同样图形也饱含着设计师的情感与期许。图形的符号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人类将自己的情感移植到图形中,同时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整合,最终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符号。中国之传统和谐共生形以和谐为主旨,以共生为形态,是当时人们的精神感情及审美趋向的集合体。当今中国之平面设计不乏新颖的形式、也不乏巧妙的构思,但是整体上缺乏了一种文化性,缺乏一种共性,而这种共性正是以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意义拓展。设计离不开文化,正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之设计并非无水之源,仅仅是设计师陷入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平面设计也不再单纯限定于一个平面中,特别是平面与媒体的结合,使得设计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利用新媒体技术来传达共生理念的广告也是对共生形的拓展,图形的设计手段逐渐由平面的绘、写、刻、印扩展到摄像、电脑等;信息的载体也由平面的印刷品扩展到电影、电视等立体的、声光综合的活动形象,从而使图形设计超出了平面设计的范围。①在科技中,为实现某种工具的功能,常常采用仿生学的手法,比如飞机、汽车的流线形设计的灵感来自于鸟、鱼;人们利用蝙蝠的超声波原理发明了雷达。平面设计同样如此,为了表现一种东西的某种特性,会使用仿生学的手法,构成一种生物或者一种生物某种特性与设计主题的融合,比如用豹子的奔跑形容车速,在很多广告中经常看到向前奔跑的豹子与车子的组合,这边是一种仿生学层面的共生应用,也是新媒体技术引导下的共生。

  二、基于共生美学的平面设计发展展望

  中国传统共生以共生意念为基础,通过几千年发展不断衍生出丰富的视觉形式,并且搭配移情的表现手法,在中和共生中不断发展,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直观表现,同样也是中华民族设计表现中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而重“表现”的设计观的综合表现。共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深入,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形体共生层面上,对于意义共生的挖掘存在明显的不足,甚至很多外国设计师已经意识到这种设计的优势,在某些方面的应用优于国内设计师,不过外国某些设计师的共生作品设计在形体和意义上虽然达到了高度统一,但是因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知半解,其设计还是存在极大的缺陷,而这一点便是国内设计师需要努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中国人自己能更好地理解把握,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点的平面设计也需要中国人自己发展深化,并且逐渐推向世界。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我们有必要不断在传统艺术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对其理解分析,得其形,解其意,传其神,并应用到自己的平面设计创意中去,结合当今的新媒体及新手段进行再创造,才能完成更多的、更具有中国典型本土化特色的优秀作品。而中国之设计才能走上国际设计舞台。

【共生美学下的平面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1.同构手法下的平面设计的论文

2.浅析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设计美学原理论文

3.美学美鉴论文

4.美学概论论文

5.浅析《简爱》译本在翻译美学下的审美再现论文

6.最新传统美学视角下的现代景观设计研究论文

7.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

8.“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