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弊端和困惑,最终都能从课堂上找到症结;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归根结底也都要回归到课堂中去——因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服务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载体是课堂。课堂效益低,就是产品质量差。效果不显,效率低下,效益不高,人们对课堂的抱怨和对教育的诟病,是一致的,也是一贯的。
既然,课堂问题是学校教育的.百弊之源,那么,课堂改革无疑就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锁定课堂掘金,可谓纲举目张,一树百获。
结构保底 务实高效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用”的道理。抓结构就是抓根本。
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制于教师的个体因素。结构的作用在于“保底”。通过结构,可以对复杂的课堂变量进行适度控制,保证基本质量的稳定实现。
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去创造;稳定的质量,需要结构来保障。
底线+创造,是我们务实高效地推进任何一项变革的铁律。
模式就是结构。课堂教学仅有模式肯定不够,但没有模式肯定不行。
教育的“底线”和“理想”通过结构化的模式,可以在课堂中稳定地实现。那些来自学校的、学科的、教师的、班级的、同伴的,乃至家庭的“不确定的偶然因素”,便有了“确定的必然的”归属。
从改革课堂结构入手寻求突破,至少让我们懂得:最伟大的真理往往是最简朴的,教育也是如此。
素质立根 回归原点
素质教育虽呼吁多年,却收效甚微。“四多四少”现象一直存在:
宏观多,微观少——上头热,底下冷。领导层级越低,讲话中出现“素质教育”这个词汇的频率也越低;课外多,课内少——轰轰烈烈在课外搞些素质教育的名堂花头;扎扎实实在课堂拼搏应试教育的分数人头;加法多,减法少——应试教育的硬任务不减,素质教育的虚形式要加,师生不堪重负;文章多,实践少——“讲”素质教育而不是“做”素质教育,丛书、大典、大系,文章汗牛充栋,有价值的实践成果却少之又少。
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在课堂主阵地中去稳定地实现,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是杜郎口课改实践给我们的又一启发。
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主发展能力……这些最重要的素质,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教育即解放,课堂即创造,教师即开发。小组,让孩子在课堂上演绎抗争与妥协、民主与法制、合作与竞争。放手,让孩子走向自主规划、自主探究、自主反思、自主矫正、自主提升。
【课堂掘金纲举目张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2.纲举目张成语故事
3.生物课堂教学论文
4.小学课堂教学论文
7.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8.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