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高校的本土文化教育受到严重的影响,形势不容乐观。只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进行及时地思考与应对才能守住本土文化,才能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地交融实现文化繁荣。基于此,浅析了外来文化对高校本土文化的影响程度、途径等,并阐述了加强外语课堂的本土文化导入,提高学生的本土文化输出能力等的对策,从而加强高校本土文化教育。
关键词:
关键词:外来文化;高校;本土文化
当今,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已经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教育亦日趋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态势,以博大的胸襟学习吸收外来文化,教育国际化成都不断加深。随着高校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的.加剧,国际化水平迅猛提升的同时,也吸收着多元的外来文化,高校文化越来越西化,本土文化越来越边缘化。高校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上都存在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已经构成了“文化安全”。
一、高校本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为了能够掌握大学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情况,“‘文化安全’视角下高校本土文化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对以大连海洋大学为首的大连四所综合大学的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有42%的人认为身边的同学受外来文化影响大、40%的人认为不太确定。有32%的人认为受日韩文化影响、16%人认为是欧美文化、62%的人认为欧美、日韩文化都有。可见,当今高校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尤其受日韩文化的影响较大。
再看高校教育中传统文化即本土文化的教育现状。对“大学所学课程中能接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情况的问题,44%的人认为少、35%的人认为一般、12%的人认为无。这一数据表明高校课程教育中本土传统文化教育几近缺失。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外来文化影响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网络对外来文化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68%的人在课后业余时间在上网、而65%的学生用手机上网。说明手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正在夺走学生的大部分课外时间,甚至影响到了高校课堂。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必须要思考并采取对策来守护本土文化教育的最后一块乐园。
二、高校本土文化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课程设置的本土化和课外的管理。依托“两个平台”即:在课程设置时利用选修课平台增加本土文化特色课程。首先应从高校课程设置入手。按照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文学学科中,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开设了“外国文学史”等课程。但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主要课程里却没有关于本土文化的“中国古典文学史”等课程。如果研究外国文学的中国人连中国文学都不十分清楚,恐怕他也难以有所建树。说明高校课程的设置时应兼顾本土文化的价值取向,故在高科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融入本土文化元素。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为了突出特色,体现蓝色文化特征,根据培养目标把课程分为“浅蓝、蔚蓝、深蓝、湛蓝”,利用专业任选课的平台,增加了很多如“海洋文学”等的蓝色文化课程。
其次,应从学风入手。大连海洋大学提倡“手机不进课堂”活动,学生进教室时主动将手机放入指定的收纳袋,有效地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还规定必须集中上晚自习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手机对学生的影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更多地融入本土文化,建议建立传统文化方面的学生社团组织等。占领“两个阵地”即:一为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对大学生不断地进行本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成立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学生社团组织,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另一个为高校青年教师的阵地,高校一线教师多为青年教师,大都有留学经历。探索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本土文化教育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3.加强外语课堂的本土文化导入。外语作为高校低年级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涉及学生多,容易达成效果。作为试验在大连海洋大学日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教授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将本土的传统文化如:七夕、端午、粽子、月饼等词汇和文化用外语教授给学生们,最终达到让学生能够用所学外语将我国的本土的传统文化输出的目的。今后将推广到专业外语和大学公共外语,利用外语教学平台实现一方面接受外来语言文化,一方面加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不但化解本土文化的安全问题,还能为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做出贡献。只有有效地实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而提高高校本土文化教育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戴恒艳.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教文汇,2011(11).
[2]唐世刚,谭黎玲.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2009(1).
基金项目:辽宁省国际教育十二五(2013~2014年度)科研规划项目。
【文化安全视角下高校本土文化教育策略的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