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国际国内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大学毕业生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积极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就业创业;影响因素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未来。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都在高速增长,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既存在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相矛盾的特点,也存在毕业生数量、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矛盾的问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心理冲突和压力。据研究,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除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之外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的第四大因素。[1]因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预防和解决就业问题,应从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着手。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

  (一)多变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的统一,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检验、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等。准确的自我认识和合理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学业顺利、事业成功的前提。很多大学生认为经过几年的学习,自己在专业成绩、社会实践等方面已具备竞争优势,觉得找工作只是自己意愿的问题,只是求职时间长短、工作待遇、工作性质的问题,因而盲目自信,就业期望值很高。但由于社会生活知识、能力和求职经验的不足,再加上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灵活应变的求职能力,部分学生求职连续挫折,并体验到了强烈的挫败感,产生了自卑、怯懦、退缩等消级情绪和无所适从的焦虑心理,在持久和过度的消极情绪影响下,便觉得自己缺乏竞争力,慢慢地丧失了求职的激情和前进的动力。

  (二)盲目的从众心态。大学生兴趣广泛,喜欢求新求异求变,容易受社会、校园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和新观念新思潮的影响。但因为缺乏系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自身视野、经验和学识有限,在面对就业创业这样的人生大事时,往往依赖和参照家人、老师和周围同学。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看到别人在复习考研,自己也准备考研,看到别人在公务员,自己也考公务员,看到别人创业能挣钱,自己也想创业,舍其所长,就其所短,就业择业带有明显的盲目性、攀比性和功利性,作出不利于自身、与自己职业兴趣和个性特征不相符的选择,最终一事无成。

  (三)矛盾的就业期望。渴望竞争与寻求安稳的矛盾心理在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在国家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给予大学生优厚的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很多大学生渴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展所长,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但同时,在抉择过程中,他们意识到资金筹措困难、项目精准定位困难、创业和管理技能缺乏,空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在创业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创业实践寸步难行,于是,相当一部分创业受挫的大学生开始转换目标,规避有风险和有挑战的工作岗位,追求工资高薪、职业稳定性和“一次到位”,重新聚焦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工作上,导致“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加剧和放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受国际经济整体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体制、结构和增长方式等转变及不可预测因素增多等原因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弹性系数减低,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相对减少。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在不断增加,连创历史新高。如,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45万人增至2006年的413万,从2010年630万人激增至2016年近765万人。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到瓶颈期。如,2011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离校时初次就业率为77.8%,2013届大学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为71.9%,2014届毕业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为92.1%,虽比2013年略有增长,但就业后本年内98%的本专科生发生过主动离职。大学毕业生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导致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二)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行政办学色彩依然浓厚,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相对滞后,还存在师资、学科结构和教育培养模式不合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设计不系统不完整、专业招生及人才培养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和科学论证等问题。诸多原因叠加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产生较大矛盾,部分专业 毕业生无业可就。如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报告》中就表明,法学、生物工程和美术学等专业就是连续2年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本科专业。

  (三)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差。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就是以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与素质、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为主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就业和积极创业。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就业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教育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对就业创业教育工作不够重视、认识观念错位、师资队伍素质不高、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体系不健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和弊病,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整体较差,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显示,2015届毕业生中,74.0%的专科生和58.1%的本科生未来三年有创业意向。但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并不如预想的高。2015届硕士、本科和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是0.6%、1.2%和2.6%。

  (四)社会心理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包括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就业观念、就业能力与素质、就业心理、职业评价与自我评价、求职技巧等。目前,源于中国社会传统、根深蒂固的重社会地位、重物质利益、重工作稳定和重自我中心的就业理念,依然深深影响着高校毕业生所在家庭和本人的就业择业观念。很多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希望选择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等工作稳定、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过多的依赖家庭背景和亲戚朋友,“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和自主谋业观念,择业时只谈爱好、兴趣和工资待遇,却很少谈创新、服务和奉献,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倾向明显。如,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5届毕业生中,56.5%的专科、58.0%的本科毕业生最主要创业动机是“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理想”,24.0%的专科和27.2%的本科创业者“预期可能有更高收入”。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在苏南五市及上海、浙江、广东、北京等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虽然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一直超过50%,到西部落后地区就业的比例依然很低,只占2%。总之,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及机制改革滞后、人才供给结构及数量与经济发展快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转变等复杂原因叠加,导致和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在实行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只有以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信号为逻辑起点,不断健全高校自主办学与自我约束机制,积极推进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力度,应对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才能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