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客观评析论文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孩子,教师必须研究创新教育,自身就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应该是一个创新的人。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园教师在思维和行动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呢?这是幼儿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就如何激励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上创新作了大里的研究。研究表明,教育活动的设计不仅是教师能力的反映,而且其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设计者的思维方法。同时,适时地正确评价教育活动,这将给教师增加创新的活力之源。正如《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所说: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阶段。
当然,教师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的创新有它一定的规律性。《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手段和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观摩发现教师创新教育的典型活动,并利用这些活动开展评价,启迪教师,激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长期以来,按照传统的评价模式,教育活动似乎也可以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因为教师有熟练的指挥棒,孩子围在在这支指挥棒周围,秩序井然地答问,答完教师事前准备的问题,教学过程也就定时完成。
如:在大班散文诗《落叶》的欣赏教学中,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师,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设计中幼儿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差异。第一次设计是教师完整的朗诵后再让幼儿说出秋天的变化?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谁着见了把它当成什么?但这样的教学设计,小朋友们的回答都是已听到的诗里零星的内容,教师提问也围绕粉诗欣内容,这就使孩子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在第二次的活动设计中,由于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师指导幼儿看图时,特别注意指导他们仔细观察,之后就组织他们讨论,这是什么季节?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这时幼儿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不仅从课本上获得了应了解到的常识,而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许许多多诗歌以外的东西。如:树叶落在沟里,小虫看见了,有的说小虫把它当成小船,有的说当成摇篮,有的说当成小床,当成汽车,当成地毯等等。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可见,不同的理念必然出现不同的教学行为,产生不同的教学效应。与此同时,评价教育活动的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当然,在评价教育活动时,必须尊重教师。首先可以请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设计作自我评价,对教师的大胆设想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即使在实际活动中效果并不是理想的也要对教师的创作和创新设想给予肯定,要保护教师的创造热情,允许教师尝试错误。同时在组织教育活动的同时能够结合所评价的活动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使教育活动评价也饱含着极强的创造性,使之成为活动的创新设计的'有效途径。显然,这样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其组织与实施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就(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语言教育的指导而言,它必须充分地体现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上述可见,教育活动的评价不仅直接形响着教师的学习行为,而且将给教师带来观念的变化。真正有效的教育活动评价,实际就是对教师最直接、最具体的指导,同时也是大家共同学习,理解《纲要》,贯彻实施(纲要》的重要的实践活动。
因此,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界定目标设定的科学性。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向,缺乏创新的目标必然导致歇守陈规的教育活动。科学的教育目标应该为幼儿一生的发展着想,应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研究教育行为的规律性。遵循幼儿教育规律是幼儿教育活动的要素,遵循规律的教育活动应该把薄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探讨教育形式的合理性。教育形式反映着一定的教育规律,基于幼儿身理、心理机制发展的现状,幼儿不可能以学习为主导活动,而只能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还必须关注教育效果的适应性。
这就是要看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是否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是幼儿围着老师转,还是老师为了幼儿教育活动的需要服务于幼儿,为幼儿提供有愈义的帮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教育是否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否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总之,界定目标设置的科学性,研究教育行为的规律性、探讨教育形式的合理性,关注教育效果的适应性,这四个方面应该是幼儿教育活动评价的客观依据,而所有评价的核心又是“创新”。较长时间的实践研究表明,这样的评价对教育活动的设计,可以启发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从而促进创造性的教育形式的形成。
【幼教客观评析论文】相关文章:
1.幼教论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