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论文:教与学的理解和体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 强
从近几年学校的教学情况来看,有些本科学生有厌学的情绪,即使跟着进度正常学的学生,也有后劲不足的问题。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我们教学方法和理念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以一种更为积极、更为负责任的态度重新审视我们的高等教育,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加以改进呢?
其实,“厌学”并不全是在大学形成的。本来,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是非常好学的,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却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往往就只剩下对某些功利的追求了。进入大学后,目的达到了,认为可以松口气了,再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探索的欲望。
发达国家的学生并不像国内的学生这么辛苦,学习的内容并没有我们多,尽管我们有很多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披金戴银”,却没有人在成年以后能摘取像诺贝尔奖这样的世界科学高峰上的明珠。难道是我们没有能力,没有潜力?不,当然不是这样。我们的教育,缺的不是有潜力的学生,缺的是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探索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某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而我们往往又没有意识到,仍以大家十分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乃至对于它的正确与否已经麻木了的方法进行着课堂教学。比如,教科书是用演绎法编写的,在内容的编排上具有明显的阶梯性和连贯性。这样的写法从学科知识生成的角度去看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们的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也往往是依此顺序一个局部接着一个局部地展开。这样的教学是否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呢?是否也有点盲人摸象的味道呢?
再比如,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收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料,然后进行仔细的疏理,试图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某几种的类型,然后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对号入座"地找到解决的办法。以这种方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泯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就流于空谈。从一个人终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当他走向社会以后,是否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用事先预定好的方法对号入座地解决呢?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说到启发式教学,有些老师也试图在讲授过程中做些启发性的工作。比如,看到这个条件,能想到什么结论?要证明这个结论,需要什么条件?……。他们一点一点地展开“启发”,步步深入地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整节课似乎非常流畅。但这种挤牙膏式的“启发”是真正的启发吗?真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吗?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并没有让学生整体地面对问题、整体地思考问题、独立地探究问题,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没有实质帮助,甚至连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也会被扼杀。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送了一辆汽车给一个印第安老人,这位老人找来四匹最好的马,把汽车绑在马的后面,他试图通过马的奔跑来带动汽车的运动。听到这个故事,人们都觉得好笑,但这个故事是否可以类比我们当前的教学?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一个好的老师能影响一群学生;教材、教辅资料也是一种资源,好的教材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还有一种更加可贵的资源——学生。
我们一直以为学生是一定要由老师带动的,我们的教学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是一种连动式的教学。这就恰如那个把汽车绑在马的后面的印第安老人一样。印第安老人因为长期与世隔绝(一如我们部分老师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他不知道汽车是可以自己运动的,而我们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利用好学生这种资源,是由于我们低估甚至不知道学生当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所以,要改变对教学本质的传统认识,对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留出了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在他们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让他们自主地、充分地得到发展。
二、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我尝试着进行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第一,带着问题预习。 “预习”不能仅局限于记住几个概念、几个定理、几道例题的解法。这样会让学生失去课堂上研究问题的热情,失去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所运用的学科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的磨练。所以,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要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而非传统意义下的预习。
第二,课上不看书,课下读透书。我要求学生上课不用打开书,这样避免学生看到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以后就失去了思考的余地。而课下复习时,要求他们逐字逐句地推敲概念,深入理解。
第三,减少课上笔记,集中精力听讲。我发现笔记做得很多的学生往往学得比较呆板,他把老师讲的所有东西都抄下来,占用了很多时间,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也就禁锢了思维的发展。只知道抄笔记的学生,在老师让他们思考第二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专注于抄第一道题的笔记;而在老师让他们思考第三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第二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第四,多给问题,少给例题。课上我经常给学生一些问题,而不仅仅给例题。“例题”与“问题”一字之差,但对学生而言意义截然不同。如果是 “例题”,学生就在潜意识中想:这道题是老师给出的一个范例,我们只要听懂就可以了。然而,真听懂了吗?不尽然。所以,要敢于将课本里的“例题”都用 “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先思考。往往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想出许多老师在以往的教学中从来没有提过的方法(尽管老师在此之前已经不知道讲过多少遍这道题了),灵感的火花就会随时闪现。
第五,教材内容重构,突出知识主干。用较少的时间将关键概念讲解清楚,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教师对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可以不讲,而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感悟。只有学生主动深层次地参与,才能有显著的教学效果。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治国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否也可以“不教而学”呢?一个教师只会做一道题,那么他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会觉得解这道题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因而他会非
常详细地讲解每一步;另一个教师只会做两道题,那么他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会觉得解这两道题时所用到的共同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因而他在讲课时就会重点讲授这些共同的方法,这位老师如果站在系统的高度去讲解这两道题,他所需要的讲课时间也许并不比第一位老师多……。以此类推,一位教师会解决的问题越多,他就越能从系统的高度去把握本学科的知识,他所认为必须要讲的东西就可以越少越精。
第六,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总结过这样一个经验:静看3分钟。就是说一道题拿出来以后,应先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看看、想想,再由教师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这比那种老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的思考。“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更能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
三、对教育实质的理解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般都这样认为。如何体现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打个比方:外出旅游时,可以请导游带领旅游者去参观。而实际上,真正喜欢旅游的人都不喜欢被导游。因为,在旅途中如果有一个导游,他带你去东,你不能去南,不能去北,更不用说去西了,这样的行程将受到很大的制约,甚至可以说失去了旅游的自主性。“导游”的实质就是你跟在他的后面去游,旅游的意义会大打折扣。我们在教学中的“导”是否也是类似的效果呢?
从学生的心理讲,他们希望尝试,希望创新,希望走自己的路。我们的传统教学却要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思维导入我们事先预设的轨道,久而久之,思维受到长期制约的学生能够感受科学求知的无穷魅力吗?
因此,我更认同一种新的观念: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将教师和学生都作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媒介的交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学生才能在这种交往中高效地掌握学科的原理、思想方法,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要使学生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讲解之前就应该让学生对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只要练在讲之前,哪怕是以老师的讲为主要形式,它也是一种交往。因为,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学生必然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对比、评价。师-生、生-生之间交往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小组讨论、组间辩论、师生相互质疑等都是比较好的形式。我们要用学科的内在魅力去打动学生,能使学生兴奋的是他们通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改革是希望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这样的一种境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感受求知的乐趣;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研讨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素质。
【教学论文:教与学的理解和体会】相关文章:
2.对《易经》的理解
5.文言文的理解
6.读书的理解作文
7.对弟子规的理解
8.爱的理解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