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生态园林设计的概述和生态园林在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配置方式
生态园林是根据传统生态环境原理进行建设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自然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已趋于日常化。植物是建设城市生态园林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应结合城市的环保需求,最终使得生态园林的建设能够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发展,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1生态园林的含义
1.1生态园林的特征
生态园林从字面上解读是具有维护生态功能的园林,所以生态园林在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生态效应。在城市生态园林的建造过程中,通常需要选择能够维护生态平衡的植被和树木,充分发挥生态园林的生态效应。植被和树木在进行自身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同时,可以对城市的颗粒物、汽车尾气等一些空气污染物进行净化,还可以对城市整体的环境进行净化,为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作出突出的贡献。
1.2生态园林的内容
园林建设的初衷并不是仅仅为了绿化,而应根据具体的条件维护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整体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植物的配置相当重要,在注重植物生态作用的同时还不能忽视整体的美感,所以生态园林的建设从本质来说就是自然科学和各种植物美学、生态学的相互结合[1]。
2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对植物的选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植物的具体安放更是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配置原则来进行安置工作。从整体来讲,大致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规划。
2.1艺术性原则
在对生态园林进行建设时,不仅要发挥出植物本身的生物功效,还要科学合理地对植物进行艺术性编排,使整个生态园林有一定的艺术气息,有利于生态园林的长远发展。在对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的特性和外形进行分类,使得整体配置效果得体大方,同时拥有艺术协调性。总的来说,要使得各种植物在配置的过程中相互牵连、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有效展现出整个园林的艺术价值。
2.2观赏性原则
在生态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出园林的生态性和艺术性所带来的和谐感,在对植物进行编排时,要明确植物在整体设计过程中的目的和用途,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的观赏特征和生态功能,从而进行合理调整,在保证生态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整个生态园林的观赏性[2]。
2.3生态性原则
植物的生态性是指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功能,植物在配置过程中根据生态原则,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各个植物之间对应的相互关系。建设者在生态园林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生态特性,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避免植物之间产生相互竞争的关系。同时结合不同地方和不同环境,对生态园林构建提出不同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植物之间相互扶持、生态共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符合环境要求的城市生态园林。
2.4多样性原则
对于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植物多样性的原则。物种的多少和对应的生物关系能够反映生态平衡。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越高,其稳定性就越强,可以起到稳定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利于整体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生物学理论,保证整个生态园林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物种的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对于整个生态园林的观赏性和生态平衡的影响都是无可替代的,同时也是建造绚丽多彩的生态园林的必备条件。
3对生态园林构建配置方式的探讨
3.1以自然形态进行搭配
对于生态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不仅要符合当地对应的土壤环境,更要考虑对应的气候条件以及节气。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季节和环境变化,选取植物配置比例,避免植物选取过程中的种类单一,注意相互搭配[3]。
3.2规律性搭配
要科学合理地对植被进行综合性栽培,使得生态园林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对自然环境进行充分保护,并且能够给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避免教条主义,要按照具体城市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力争建设一个符合当地环境的城市生态园林。
4总结
构建一个符合当地环境的优秀的生态园林,不仅仅要有优美的建筑景观作为背景,更需要有合理科学的植物进行填充,在满足生态要求的同时,还要注重整个生态园林所带来的美观性以及观赏性。总的来说,需要不断地对生态园林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生态园林的综合功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参考文献:
[1]王史琴,董旭,张路,等.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探讨———以浙江省桐庐县江滨公园为例[J].2012(03):140-142.
[2]赵滢,邹志荣.生态设计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体现[J].2009(03):194-198.
[3]刘应珍,邹天才.贵阳市景观植物的配置与结构特征[J].2013(08):163-165,169.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