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隐喻性论文

时间:2021-08-31

  引 言

  剧本《三个和尚》的编剧是包蕾,作品是根据我国民间著名的谚语改编的。谚语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1980年动画片《三个和尚》(阿达导演)出品后,荣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

  《三个和尚》产生的起因,是阿达在1979年春天听了侯宝林在一段相声《和尚》里点到了“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受到启发,于是请包蕾编剧。初稿通过后,但丢失了,之后包蕾写了第二稿,即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动画剧本《三个和尚》。马克宣把《三个和尚》归类为“寓言故事”①。

  对于《三个和尚》动画片的研究,成果很多。较早的是由中国电影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了《从三句话到一部动画片》一书,包括导演、编剧等主创人员共十六篇论文。之后的研究也不绝于缕。作为中国动画学派的代表作,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是必然的。张骏祥曾说:“这是一部短短的、不足两本的影片,但是值得写一篇长达万言的文字来分析研究它的成就。”②本文不去做综述的工作,而是侧重以往很少谈的剧本主题方面。

  一、提倡“心齐”的团结协作精神

  两个和尚抬水吃,“抬”字,说明了两个和尚的团结协作,所以有水吃。三个和尚缺少了“担”和“抬”的合作行为,结果导致没有水吃,生命就面临着渴死的危险。在两个和尚抬水吃的时候,因为水桶滑到另一边不居中,小和尚把木尺在扁担上划了杠子,把绳拴在中间,这样谁也不吃亏了。这个细节的设计,在唯一的一次合作上,显得很不团结。

  庙里失火之后,三个和尚积极合作取水灭火,在这种共同的灾难里,建立了友谊。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让他们渡过了火灾的难关,而且获得灵感,在山崖边上装上个滑轮取水,此后就不用下山去挑水了。

  上面两个大的情节设计,一反一正,突出了团结协作的主题。

  二、呼唤敬爱的礼仪传统

  庙里本来没有和尚,起初跑上山的`是小和尚,接着是“长个儿和尚”(长和尚),最后来的是胖和尚。这样,庙里就有了三个和尚。按道理来说,庙里应该有个管事的,或是主持。小和尚虽小,在另外两个和尚没来之前,是庙里事实上的主人。剧本里说明了小和尚在庙里时间很长,“一天天这样过去”“天天念经”。后来的两个和尚不是来任职之类的,可看做是客人。所谓入乡随俗、客随主便,长和尚、胖和尚对小和尚,理应存在个尊重,小和尚对两个客人理应尽地主之谊,所以不存在没人去挑水的问题。这里,就缺乏相敬相爱的中国礼仪传统。

  三、提倡管理制度化

  四、提倡独立能力

  小和尚一个人在的时候,显示了较好的独立能力。在独自呆在庙里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和尚从高高的山上,担着吊桶和扁担下山去挑水吃。其他做的事有:天天敲着木鱼念经,一次把小老鼠给吓跑了。这样的独立能力是好的。长和尚来到之后挑了一次水回来,再去挑的时候,刚出庙门,就回来了。因为他想:“尽是我挑,他到舒服。”就要小和尚一起去挑。长和尚的所想所做,就不能独立了。对此,张之路说:“孩子们在观看这部影片时,很容易体会到其表层的涵义:故事教育孩子做事不能依赖别人,要勤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⑧

  五、呼唤奉献及分享的精神

  在谈到作品的角色的时候,角色人性中存在着“私心”,这是都能看到的。包蕾在谈《三个和尚》的角色塑造艺术时说得明确:“这三个人物虽然各有个性,有的聪明而多‘小心眼’;有的憨直而不顾大体;有的有力气却不愿使,他们都有一些一般人常有的私心,不愿意自己为别人多干一点,而要求别人为自己多干一点,由于这种思想,矛盾就容易展开。”⑨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困境,是因为缺乏奉献及分享的精神。没有人愿意下山挑水或合作抬水,“三个和尚背对背坐着念经,谁也不理谁,听凭扁担、水桶在地上空闲着”。当代主旋律价值观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和尚们念的经里面,也有佛祖舍身喂虎,以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等舍己为人的教导。但他们都不在心上,他们不懂得所做事情是为了什么。实际上,这种人生缺乏现实及理想的意义。   六、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论

  《三个和尚》一个主题内涵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论。吃水,是人生的物质层面。念经,是人生的精神即意识层面。没有水吃,经就念不成了。没有水,也就灭不了火,以至于会失去生存的小庙而无法安身。水的重要性占据了故事的全部。导演阿达拿到包蕾的剧本后,进行了再创作。“首先是对整个影片的结构加以调整,删去那些可有可无的情节或‘噱头’,留下的就是挑水和念经。因为这两件事是必不可少的,又是可以着意刻画的。譬如,一个人的时候是怎样挑水、念经;两个人的时候又是怎样担水、念经;三个人的时候又该怎样……这正是矛盾所在,揭开这些矛盾,并继而解决这些矛盾,这就有了‘戏’。”⑩导演留下和加以着意刻画的挑水和念经,正是物质和精神的隐喻象征。

  七、显示了佛理在俗世生存中

  《三个和尚》的角色是和尚,而不是其他人群,明显有佛理色彩。和尚的最高追求是成佛,即成为大彻大悟的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三个和尚没水吃,陷入了迷障之中,遮蔽了佛性。这时,连观音菩萨都皱眉。经历了失火之劫,三人齐心,领悟了互助共渡的人生精义。这时,“观音菩萨也笑了”,即是对三个和尚修炼的赞许,同时显示了佛理在俗世生存中的修行之道。

  八、适宜儿童成长的“有错能改”的教训

  关于国产动画片里的规训主题的表达,颜慧、索亚斌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中说:“《小猫钓鱼》可以说是以‘规训儿童’为核心思想的动画电影滥觞,其叙事模式一般是:首先表现主人公错误的做法,然后错误做法导致危机发生,这时主人公接受权威(老师或长辈)的教诲,改正错误,最后用正确方法达到目的和要求。”{13}其实,这样叙事模式,首先是由儿童文学剧本所提供的。这种摸索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写照世界的抽象出来的哲理意义,不容贬低。人生的成长,往往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对科学真理之类的探索更是如此。由错误、导致出错误的结果、再到改正错误,这种故事模式是适宜儿童的,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当代西方建构主义代表作《儿童纪律教育》中认为:“规训儿童的错误行为,是要让儿童认识到所导致的‘相关后果’”{14},而不是粗暴随意的惩罚。《三个和尚》中由不挑水的错误导致了没有水去救火的后果。这次失火,是由烛台引起的,如果身边有水,可能很快在火刚起来的时候灭掉了。小老鼠弄倒了烛台,也是三个和尚一贯纵容行为导致的结果。起初小和尚还吓跑了老鼠,之后在和尚们闹矛盾后,竟然看着老鼠钻到别人靴子里,而幸灾乐祸了。错误的后果关联着错误的行为,“如果行为和结果之间缺乏联系,就不会包含学习”,这样的惩罚只能“教会了儿童怨恨”{15}。儿童在反思行为和结果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正误观。《三个和尚》采用的规训主题的叙事模式,还是合理和恰当的。

  结 语

  ⑥ 文化部电影局编辑室等:《美术电影创作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96页。

  ⑦ 何琼玲:《“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经济学分析》,《经营管理者》2010年11期,第154页。

  ⑧ 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现实的隐喻性论文】相关文章:

1.概念隐喻理论下温度隐喻的研究论文

2.心理语言学隐喻理解论文

3.隐喻翻译研究论文

4.超现实的恐惧相关论文

5.数学贴近现实的论文

6.关于理想和现实的议论文

7.关于理想与现实的议论文

8.描写现实的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