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融合与发展论文

时间:2021-08-31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多样化的灿烂文化,尤其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种类更是历久弥新,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民族声乐流转至今,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感染力,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也焕发出新的色彩,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民族歌唱家。创作者紧抓时代脉搏,勇于创新,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新的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及听觉享受。《千古绝唱》就是一首创新较为成功的作品,在歌曲中穿插着京腔,别有韵味。

  一、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发展流程

  (一)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56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语言方式造就了民族声乐的多姿多彩,有的粗犷豪放、有的细腻稳重。回顾民族声乐的历史轨迹,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宋朝以后,陆续出现了鼓词、元杂剧、散曲等,成为民族声乐的最主要的形式。宋代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多数以号子、民歌、山歌为主;到了民国时候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相结合,出现了艺术歌曲、新歌剧等形式[1]。民族声乐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是戏曲、民歌、曲艺这三种艺术的结合,是将原来的音乐、歌曲、舞蹈经过不断的演变融合之后,逐步形成了各类民歌、杂剧、戏曲等。

  (二)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

  传统戏曲的声腔艺术主要是在民间小调及说唱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将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民歌、语言相融合,并创新出一套自成体系的声腔艺术[2]。不同的地区之间的戏曲声腔艺术是不同的,可以理解为是民族声乐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的新的民族声乐形式,进而形成戏曲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在演唱方式、表演模式上也各不相同,继而演变成两种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民族声乐注重慢慢有所变化,将以往的号子、山歌作为演唱的主要素材;传统戏曲则由舞蹈、歌曲等发展而来,讲究故事情节、人物个性,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戏剧声腔艺术,需要说、学、逗、唱样样俱全。

  二、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融合

  (一)发音上的融合

  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中起着重要作用。汉语声调中的抑扬顿挫有着一种韵味之美,在唱歌的时候十分注重咬文嚼字。传统戏曲的声腔发音上也需要掌握切音的技巧。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在发音的处理上都会对慢唱、快唱进行相应的艺术处理。此外,两个都需要收准音、归好押韵,这是二者的一种融合。

  (二)唱腔上的融合

  歌唱表达的是人的一种情感,演唱者将情感通过演唱外在表现出来,运用悦耳的声音和一定的气息将歌曲的韵味精髓表达出来。在演唱中,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都需要演唱者饱含情感地去演绎,讲求吐字清楚、字正腔圆以及丹田的呼吸吐纳,最终实现声情并茂的良好效果。此外,两者在音质、音色的要求上也有所相同,演唱方式属于民族说唱。

  (三)内容上的.融合

  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都是依据故事内容进行改编的。民族声乐创作注重音乐的本质,传统序曲侧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及故事连贯性的表现。民族音乐主要是以“唱”为主,而传统戏曲则是“演和唱”,两者在故事情节编排、情感抒发上具有相同之处,在演唱过程中都讲究“意境”与“韵律”。

  三、以《千古绝唱》为例分析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借鉴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爱情故事一直被传唱至今。《千古绝唱》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将民族音乐与传统戏曲相融合,让这首歌曲更加有韵味,深受民族声乐爱好者的青睐。

  (一)曲式风格方面对传统戏曲声腔的借鉴

  《千古绝唱》有一段体曲式特征,有三部性结构。结构图可以表达为:A=前奏2+a+b+al[3]。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听者可以感受到三个结构的不同差别,即先抑后扬的风格,前奏部分运用京胡为主要乐器,使得歌曲更具有韵味。《千古绝唱》主要由两个小节组成。传统戏曲的声腔风格的融入将此歌曲所描绘的沧桑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为后面的精彩演唱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首歌曲的主题曲是通过对前奏的对比而表现出来的,使得先抑后扬的特点更加鲜明。主题曲构成的两个并行的乐句具有通俗易懂、结构严谨的特点。两个并行句将情感推向新的高度,激发了听众的兴趣,给听众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呈现段在二胡的帮助下,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将歌曲中少女的哀婉惆怅、生离死别演绎得更加生动。再现部分将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一部分进行改编,使得听众更容易被浓浓的情感所感染。到第二遍音乐响起的时候,运用锣鼓和镲打慢唱,歌曲中融入新鲜的元素,并且将吉他、二胡、贝斯等其他乐器一起加入其中,使得声音更加有穿透力,音色更具创造性,将整个故事的意境渲染得更加浓厚[4]。引子上,曲子使用了戏曲的二黄,用“导板接回龙”的反复多次大幅度的音程跳动,使音乐悠扬而荡气回肠。《千古绝唱》将现代乐器与传统戏曲乐器相结合,配乐上呈现出耳目一新的听觉感受,使得《千古绝唱》成为不朽的经典。

  (二)词作方面对传统戏曲声腔的借鉴

  《千古绝唱》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虽然歌词中对爱情内容的描述只用了寥寥数语,但是“山高水长”“悠扬琴曲”等用隐喻手法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与情深表达得情意绵绵。通过《千古绝唱》歌词的句式可以看出,它与我国的古诗词有几分相似,即每一句歌词的尾音基本相同,比如:忘、想、光等,押韵也朗朗上口。在段式方面,传统戏曲有重复性的特点,这给民族音乐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民族声乐作品中,二段式、三段式是屡见不鲜的。在作词的写法上,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紧密相连,对戏曲歌词进行大量的吸收与融合,具有时代气息。在风格上,戏曲声腔蕴含着深厚的感情,质朴自然,贴近生活,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而且,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戏曲声腔清新、含蓄。这种特点在民族声乐中也经常被借鉴,比如《千古绝唱》的歌词,在表现手法上为听众娓娓道来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戏曲唱腔的表演中将这个故事的缠绵哀婉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千古绝唱》简短精悍,歌词整齐精致,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将饱满的感情完整地传递给听众,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沉浸于主人公的故事里,身临其境地体验一段爱情传奇。

  (三)肢体“演唱”方式对传统戏曲声腔的借鉴

  一场精彩的戏曲表演,除了演唱者的唱功了得之外,还需要肢体的配合表现。传统戏曲中常说的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并不夸张,这正是它独特的魅力,让人百看不厌。在传统戏曲表演中,演唱者需要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在唱的同时通过肢体语言将人物的情感、情绪表达出来,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连贯而饱满。在民族声乐中尽管不能完全使用传统戏曲的“演”,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在动情之处也会用动作加以配合,使得作品更能打动人,引起听众的共鸣。《千古绝唱》的乐曲及歌词勾勒出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整个作品是曲折婉转的。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加上恰当的动作,使得歌曲的起伏更加流畅。比如,开始的时候演唱者眼望远方,配合手慢慢抬起,感受山高水长的画面;而唱到“对镜梳妆,醒来已是泪千行”时,演唱者可以将主人公独自对镜思念妻子的孤独感,表达出来,尤其擦拭眼泪的动作,不仅使得表演者将内心的凄凉感传递出来,而且也能让观众被他的一往情深所感动,为作品的凄美作出铺垫,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民族声乐中融入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使得民族声乐的情感表达提高一个层次,也符合现代人追求新鲜、多元化的视听感受的需求,与时俱进。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普及之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不同的文化交流碰撞中,我国的民族声乐也应该与时俱进,坚持多元化发展思路,“取长补短”,吸收先进的文化思想,并将传承下来的文化不断发扬、创新。《千古绝唱》为民族声乐及传统戏曲的融合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以此抛砖引玉,期待民族声乐爱好者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融合与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1.民族声乐传统戏曲论文

2.民族声乐发展中传统戏曲的渗透研究论文

3.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融合论文

4.戏曲电影及戏曲的发展论文

5.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探究的论文

6.民族声乐科学教育理念构建论文

7.民族声乐科学教育理念的构建论文

8.浅析民族声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