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团队心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 本文对“团体心理”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与消积作用进行分析,并从教学管理视角提出充分发挥“团体心理”作用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意义。

  关健词 :团体心理 体育教学 教学管理

  1、什么是团体心理呢?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严格地按照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教师必须掌握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向。掌握了学生团体心理活动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极为有利。团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行为倾向。在学校的中则表现为:无论班集体,还是小集体的成员都具有归属感、团体荣誉感、从众感、认同感和团结互助感等心理。它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管理过程,即体育教师(管理者)对学生(被管理者)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调节的过程。因此,团体心理和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2、团队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2.1利用归属感心理,增进进取心

  归属感是指团体中的成员都有隶属这个团体的感觉。这种心理产生是由于人的本性需要所致,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谊,得到他人的承认;个人的能力、才华的展现均需要在团体中才能实现。学生中有这种心理,教师如果较好的对这一心理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进而产生积极效应,这就为上课和活动增强了凝聚力。举一个例子,对于一个小组中的大部分人都给予表扬和肯定,那么极个别的人由于强烈的归属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训练中变得认真起来。

  2.2利用从众心理,增强集体凝聚力

  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从众感是指团体中的成员都有尽可能的与多数成员在语言、行为、态度等方面保持一致的心理。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学生中关系较亲密的在动作、穿着、打扮等方面都有极为相似之处,而在几个比较亲密的学生中必有一个人是比较大或很有威望的。这个团体中的其他成员均附和于他的言行,他有一种凝聚力。因此,要调动其团体成员的积极性,必须首先正确的引导他,调动他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如不愿上体育课的学生,迫于全体同学都要上体育课的要求,也只得勉强上体育课。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

  ①表里一致的从众;

  ②表从里不从;

  ③里从表不从;

  ④表里一致的不从众。

  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

  2.3 利用学生的认同感心理,加强师生关系

  认同感是指团体成员对同一语言、行为和态度,对本团体内的人员具有更高的接受度、评价和支持度。人们在交往中有这样的体会,对你提出一个完全相同的善意的批评,如果一个是知心朋友,一个是关系一般的人,你会乐于接受朋友的批评,而对后者往往嗤之以鼻。这种心理的产生是由于人的心理距离导致的。

  基于这种团体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高高置于学生之上,发号施令,而应尽可能的取得学生的认同,把你视为他们中的一员;这就是常说的“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很容易对教师言听计从,从而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2.4利用团结互助感心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团体中的成员能将其他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当作自己的来看,且能共同承担,称为团结互助感。

  运用这种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可让学生相互纠正动作,练习时需要帮助和保护时(在学生已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可以互相进行。如在做头手倒立时,自己不能看到动作正确与否,不能独立完成动作时,就需要同学的帮助、纠正与扶持。

  2.5利用服从心理,使学生能行动一致,提高教学效果

  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是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服从分为自觉服从和违心服从。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安排的一些练习虽然不感兴趣,但迫于课程规定性和教师的威严,还是违心地服从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性别特点以及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使学生自觉地服从安排,认真锻炼、学习。这样,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而且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锻炼,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促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保持团体的整体化。

  2.5.1 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

  体育教学是为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而进行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他们才会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了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的发展后,学习团体中的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心理凝聚力,就会共同来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管理。

  2,5.2 建好良好的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是指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团体成员都须遵守。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也可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它的作用是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不被自己意识到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形成良好的规范。如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等。也可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倾向经常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只要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团体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容易产生积极的类化,从而形成学习团体的整体化。在形成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消极的团体规范,如厌恶上体育课等现象。以免影响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建立。

  2.5.3 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

  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在团体内部与多数成员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多数成员的精神力量,从而迫使个体放弃个人的意愿以求和团体成员取得统一。其目的是迫使个体从众。它是利用团体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造成个体担心受到孤立、排斥和唾弃的心理气氛而实现的。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看到团体的压力的两面性,即来自团体的压力和舆论是正确的,就能产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是错误的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维护正确的舆论,以促使学生与体育教学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认识。切忌学生中正确的意见被不正确的团体压力或相应的从众行为所压抑。

  2.5.4 保持高度的团体内聚力

  团体内聚力是使成员保持在团体内的吸引力。这种内聚力能使成员对本团体产生比别的团体更亲切的情感,更一致的行动,更深刻的相互依赖性。团体内聚力的产生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内部因素是主要的。如团体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的团体规范与团体压力、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等。外部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如班级之间的体育竞赛等,学生为了给本班争光而团结一致,努力创造出比其他团体更多更好的成绩,这就是一种由外部压力促使内聚力提高的情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各种积极的内、外环境来形成良好团体内聚力,如利用各种竞赛、达标、创优活动等,以提高团体的内聚力,从而使团体内部产生高度的整体化凝聚力量。

  2.6 利用团体荣誉感,发挥集体力量

  团体荣誉感是指团体中成员都希望所在的团体声誉更好,并且愿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的心理。这是大家熟悉且经常能够运用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一集体荣誉感,在进行各种练习时,设法安排一些集体的比赛;在个人间进行的比赛,也或多或少的赋予它集体的意义,从而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很好的完成体育教学。

  我们在运用团体心理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培养学生团体心理的过程,二者对立统一于一个过程中。对于那些较弱的团体心理,我们应先培养,后运用。要想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学生的学习团体保持高度的整体化,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当全面细心的观察每个学生,充分利用科学的心理规律,因人施教。体育教师就应善于运用团体心理的规律,使学生的单习团体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团体压力和高度的团体内聚力,为体育教学创造适宜的团体学习环境。

【浅谈团队心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相关文章:

1.心理诱导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2.浅谈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3.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4.信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5.论文:浅谈导入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6.探究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7.论表扬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8.初中音乐课堂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