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适合普通学生的研究型课程论文

时间:2021-08-31

  研究型课程的构建实施和研究性学习的推进,是上海二期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型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提倡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发展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目前,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是各高中探索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期间,我校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发挥外语特色,深化人文底蕴,建立一所优质、精致的现代化高中”,这是我校研究型课程实施的宏观背景。在学情方面,我校学生是一群普通的高中生,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他们迫切希望学校开设研究型课程,帮助其改变学习方法,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所以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引领下,我校大力推进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建设,以创新实验室为载体,社团活动为依托,全面发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一、研究型课程的目标设计

  我校研究型课程的主要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更是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提出疑问,学会运用已习得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从中获得创造性学习的积极体验。研究型课程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设计;在研究、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所以我校研究型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有四重内涵:

  (1)帮助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并为其提供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机会,初步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

  (2)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能力,发展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

  (3)基于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帮助其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并学会沟通与合作;

  (4)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严谨求真的科研精神,培养其崇高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了更好地达成总目标,我校将其细化成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并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乐于探究、努力求知、敢于质疑的的问题意识。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以案例分析和应用型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提高他们寻找、发现、提出问题,以及将现象、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的能力,使他们能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制订研究方案,撰写课题报告。

  2.第二层次——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层次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培养其合作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在同伴间的互相影响下,共享研究资源与成果,一起提高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信息处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验研究、表达交流等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

  3.第三层次—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其感兴趣的科研领域中寻找、设计、完成研究项目和操作实践,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从批判性、发展性等方面提高其创新意识,在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型课程的设置

  我校研究型课程的设置分为“分类指导期”和“自主探究期”两个阶段。高一年级为研究型课程的“分类指导期”,它以观摩和体验类活动为主,通过观察、实验、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他们今后的探究活动进行铺垫。高二、高三年级为课程的“自主探究期”。我校每学期按照“1+2X”的设置来安排课程内容,“1”为我校自主开发的“少科院”特色课程项目;“2X”是从校本课程共享资源中选取的项目,或教师开发的项目。

  三、研究型课程的管理

  为了对研究型课程进行有效管理,我校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型课程领导小组和学科教研组,对课程进行了整体和长远的规划,出台了课程目标、实施方案及合理的评价制度。研究型课题工作组通过校级选修、教师推荐、学生自荐等多个渠道,汇总每个学期的'研究型课题选题库并推荐给学生。我校专门建立中学研究型课程网上管理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完成课题登记、活动指导记录填写、课题评价等工作,加强了学校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的有效管理,实现了学校对课题研究过程的实时监控,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完成课题的情况进行公正的评价。我校不仅会定期开展相关的校本研修和课程研究活动,还会邀请教研员、专家参与教研活动,通过专业引领,帮助教师成长。我校统筹安排和使用教学经费,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保证经费的足额投入,以及总量的逐年增长。我校建立了研究型课程教师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对教师进行科学考核。研究型课题辅导教师可根据课题的获评等级获得学校津贴,同时辅导课题的数量和质量与教师的教学业务考核相挂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将成为教师业务档案的重要内容,考核成绩将成为职务晋升、评功记优、绩效奖励的依据之一。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校研究型课程已具有了成熟架构,它强调学生的体验与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已能做到充分围绕问题展开,一方面由学校提供学习的参考课题,另一方面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此作为课题研究的方向。学生的学习以问题为载体,而不是以获得研究成果为目的,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和感悟。评价看结果,但更注重其研究过程。

【构建适合普通学生的研究型课程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普通学生的自我鉴定

2.构建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

3.“医体结合”课程方案的构建与实施论文

4.应试能力与职业素养课程构建论文

5.教学课程构建下计算机专业论文

6.试论体验的课程理解观的构建论文

7.研究型德育课程对小学高年级的应用论文

8.试论钢琴教育对普通学校教学的促进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