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论文

时间:2021-08-31

  德育是人类历史上较早产生的教育现象。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德育本身在性质、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上都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改革和创新,高校德育的内涵己大大拓宽,它不仅仅是指基本政治观点的引导,而且包括了我国的国情教育、日常性政治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内的道德教育,同时还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

  1.高校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与德育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目标和途径。心理教育主要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德育则偏重于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心理教育偏重于心理的矫正、调适和改正,德育则主要偏重于思想领域;心理教育主要采用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催眠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等方法,德育则主要采用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思想品德评价法和批评教育法等方法因此,粗看起来,德育与心理教育似乎有着天壤之别,但不可忽视的是,人的心理与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在现实中,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总是交织在一起,许多思想问题背后又有复杂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但其根源、其实质却是心理问题。同样,心理问题也可引起人的思想问题、行为问题。高校德育与心理教育本质上都是做人的工作的,都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研宄表明,心理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基础(②,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既有区别,又存在互相转化互为循环的可能性。"③因此,高校德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而且更要关注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和精神困惑、心理失衡现象。同时,由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风起云涌,也对上述问题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由于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忽视学生心理教育和个性心理培养,加上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落差、心理失衡、心理困惑等问题。由此而产生的不尽人意的负效应,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学生身心的健康。这些负效应主要体现在:因学习优势消失、学习情绪消极、学习动力危机、学习态度变异等学习问题处理不当所产生的负效应;因“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语言习惯与秉性各异、同情与互助情感体验的缺乏等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发的负效应;因对成才、对生活、对社会期望值过高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所引发的负效应;因异性交往困惑所引发的负效应;因心理障碍、情绪障碍等各种心理负效应所引发的人格变异。

  大学生心理缺陷的成因有主、客观原因。从主观上看,是由生理早熟和心理晚熟之间的矛盾所致。他们生理上完全成熟,精力充沛,需要膨胀,理想升华,独立意识剧增,这些都是学习成才所需要的良好心理基础。然而,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校园大墙内,生活实践少,社会阅历浅,没体验过“挫折”情感。因此,多数学生表现出过于自负、逞强好胜、好高骛远、虚荣自恃、偏激偏极等心理上的不成熟性。这些恰恰反映出他们不会认识自己、对社会无知、认同度低、悦纳性差、抗挫能力弱等心理缺陷。从客观上看,主要问题不是社会污染,而是学校德育的失误和缺陷所致。这些缺陷主要体现在:第一,“左”的德育思想。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心理因素、个性发展竟成为高校德育讳言忌入的禁区。高校德育长期习惯于用政治思想教育机械化地取代心理教育,把心理因素说成是政治思想问题。第二,传统的德育模式。传统的德育模式把学生当作被动训管的客体,不尊重其主体地位,于是,德育偏重强调自己的社会工具性价值,忽视德育直接为人发展服务的人文价值。这种德育模式,又偏重强调学生思想政治上的一致性,否认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种德育模式,根本上忽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政治思想品质形成中的基础性功能,把心理教育排斥在德育之外。第三,德育教师队伍素质低。多数教师素质不高,对德育原理、德育心理学、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等知识知之甚少,只是凭借主观愿望和热情,忙忙碌碌满足于整体稳定,片面重视学生外显操行的管束,不重视学生内在心理障碍,甚至对心理问题反映迟钝。第四,校园不良心理环境。任何教育效应,只能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中产生,在受教育者自身内部矛盾运动中最终得到实现。当前,在智育至上的教育思想影响下,高校育人职能严重削弱,师生之间缺乏教学相长的双向交流,学生之间缺乏互相期望性双向交流,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理解性双向交流。在这种缺少民主的、紧张的、压抑的、冷漠的心理氛围中,学生自主、自信、自强、自立、自律的心理品质很难形成和发展。

  2.高校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1995年,国家教委在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将“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作为高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并强调“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个别思想工作;加强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与指导”,明确规定高校的德育中必须涵摄心理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以及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因此心理教育在高校德育中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必须在新的视野中加以理解,在新的层次上以新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实施。这为高校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可能性提供了规范前提。使得心理教育成为当代高校德育的延伸和补充。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近年来各高校都在以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前,在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来自三方面:心理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德育工作者,而相比较而言,德育工作者所占的比例较大。作为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又是德育工作者的双重角色的教师,在工作中如何区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如何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有效地结合,便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根据调查表明,目前高校大多设有“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室”,由于大多为非正式的机构,稳定性较差,往往随着领导的重视程度和骨干人员的调动而波动。尽管存在先天的缺陷,但随着咨询工作的发展、人员和规模的扩大,心理咨询将越来越规范化,这无疑为今后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教育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

  在理论意义上而言,个体的道德内化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从主体因素看,是个体把一定的思想道德内化的结果。即通过个体对思想道德信息的认识理解,并伴随着一定类型体验形成道德动机,最后外现于行为。这个内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动机、情感、性格及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对道德教育信息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分化、融合、顺应的过程。德育信息不是空洞的道德,它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虽然,这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心理素质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它有优劣之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相互促进作用,有时还会因德育过程忽视学生相应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甚至违背相应心理素质水平而使两者处于恶性循环状态。学生如果不具备与德育要求相适应的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情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活泼的性格等心理素质,或者德育过程不适应甚至违背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德育要求就难以内化为品德、外现于行为,难以在学生身上持久扎根,只能是流于口头的一些“条条框框'可见,道德内化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体的良好心理素质水平,而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由心理教育来培养。因此,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是取得良好德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3.高校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德育与心理教育关系如何,如何做到切实有效的渗透等,仍是一个争议颇多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为强化心理教育的力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德育目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德育不但要重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注意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的养成,要把心理教育作为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促进德育科学化的突破口。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相结合。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为大学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可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如,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应对挫折?如何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如何树立正确的性健康观等等。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以上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贯穿到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相关章节中,使德育课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的德育工作相结合。学生辅导员、政工干部应增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学会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去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矫治方法,避免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归结为思想问题去看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的德育工作相结合,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使德育工作贴近学生,关注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

  重视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咨询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与理论,通过消除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来维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⑤需要说明的是,心理咨询的理念是“协助”,而不是单纯帮助和替代。这就需要老师站在学生的位置上,与他们一起思考,在共同思考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心理学方法把自己的思想悄悄地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思想,让他们确信这些思想是他原来就有的,或他自己刚刚发现的,以证明其是有能力者,是聪明的和有力量的。这样,学生在自我发现和自我证明的喜悦中,思想观念转变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就自然产生了。高校老师除了传道授业的职责之外,还应当负起解人生之惑、心理之惑的责任。老师为学生解惑的方法有多种,除了传统的德育方法之外,还有心理学的方法,即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方法可以给学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持,协助他们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心理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论文】相关文章:

1.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分析论文

2.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探究论文

3.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4.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5.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6.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7.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8.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