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人决策所需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提高科学素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6年或者9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他又怎么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在学校作过一个调查,对象是小学生。其中有一个问题:问他们在考试结束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他们的回答中最多的居然是"好好睡上一觉"!而回答说要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做一个周详的计划,或者要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目标的学生,却是少之又少。还有一个问题: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是什么?学生们的爱好也是多种多样,有听流行音乐,有看NBA篮球赛,有喜欢上网,也有喜欢玩滑板,这些本无可厚非,不过回头看一下,这个问题是"你最感兴趣的事是什么?"居然没有一位学生说我最感兴趣的事是学习。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悲哀。所以说,通过这次课程改革,一定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愉快的,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但是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而是以弘扬人的主导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即以人为本。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而科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科学技术活动是指所有与各科学技术领域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可以说,现有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人类知识的精华,也都是在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不过这样的科技活动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开展的科技活动并非一个性质,这里科技活动指的是系统的以科学发现、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活动。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科技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也以科学发现、科学研究为目的,利用现有的材料设施、模拟、重现、验证、探究知识基本规律的产生或发现过程,但是它最终是为教学服务。因此我们在课内课外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探究、实验、模拟实验以及学生在课外所做的实验等活动都是科技活动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对科学真理的探索过程并不是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我们自己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也能做出像某些科学家那样曾经做过的.探索。这种活动,哪怕学生只成功参与了一次,对其产生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在掌握了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感觉到原来自己也能成为大师,也能成为一个研究者。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科技活动教学效果不错,但是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实验材料设备所限并不能把这些科技活动完全展开,所以在平时课外科技活动过程中适时的、有效的、因地制宜的开展科学技术活动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的感性参与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简易模型制作
通过科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学科基础,包括基本的科学概念和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坚持物质第一性,例如通过一些实物的制作增加某些基础知识的感性认识。在讲到细胞结构时可以让学生制作细胞模型,并利用各种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中的细胞器。一方面提高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实"的看到只有在高科技条件下才能看到的立体的亚显微结构,以增强感性认识。只要学生能够做成这样的模型,他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就会立即上升。对细胞的结构以及这些结构的作用就更容易记忆。再比如在学习DNA的结构时,可以让学生利用不同颜色的塑料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且利用这些模型进行DNA结构的分析。还可以通过DNA的外测链以及内部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模型稳定性、多样性、以及特异性等特点。所以说,通过科技活动打好知识基础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较易实行的活动方案。
2科学史漫谈
通过科技活动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传统的教材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呈现,对经典的科学实验只是简单的介绍其实验结果,或者只是一带而过,甚至对实验过程和研究者所具有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以及知识背景等都很少提到,致使学生产生科学研究并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的错觉,好像就是从石头中蹦出来来似的,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例如细胞学说的创立史、哈维和血液循环理论、克里克和沃森与DNA双螺旋结构、达尔文和进化论、卡尔文和光合作用等等这些内容对课本内的相关知识做了许多铺垫,没有这些工作就不会得出课本中那些重要的结论,再比如水体污染与无磷洗衣粉推广、赤潮成因及防治、克隆羊与DNA重组技术、保护臭氧层、控制"白色污染"、等等内容,在课内是属于边缘知识,但是实际上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兴趣非常大,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影片,也可以开设一些科普讲座,多介绍这些科学家和相关的具体实验。只有理解了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才能辨识科学和非科学,才能批驳类似邪教的反科学现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会简单机械记忆科学规律的人才,不是真正的人才,新课程中既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科技活动这快阵地,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能在课外得以实践、得以应用。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时候我们要例举大量的实例介绍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从土壤重量到普鲁斯特利绿色植物更新空气实验,再从半遮光半曝光叶片实验到水棉实验。如果在课外我们能做一些相应的实验,就能提高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兴趣,因地制宜,利用现有实验室的条件,可以把绿色植物更新空气实验以及半遮光半曝光实验,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前课后做一下,这些学生将来可能就是学科学习的尖子,通过这样的课外引导形成兴趣小组之后,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会得到带动。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让学生体会到很多生物学知识就是通过这种探索的过程获得的;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对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大致了解;通过这种实践也让学生体会到进行科学研究既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又需要有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在此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能力更提高了学习兴趣。
3科学源于实践
通过科技活动有利于是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让书面教材无法承载的有关科学知识经过精心筛选后再进入课堂。以各种生物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应用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生物变异的内容时,组织学生到污染较大的河流中取得一些水样,然后让学生在其中饲养金鱼、绿豆等生物,并在清水中做对照,一段时间后金鱼、绿豆等生物死亡或者生长不佳,取死亡的生物的部分细胞检测,能够明显的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异常,最后形成报告。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应用。让学生体会到课堂内所学的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核心规律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生物,时时有生物。
4探究性延伸
通过科技活动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而科技活动则可以有效的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例如我们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内容时,可以在新课前先让学生将绿豆或者其他种子萌发,然后置于窗台处,一两天后幼苗就呈现明显的向光生长现象,然后在课内介绍达尔文、温特等人的实验就会让学生兴趣倍增,在课外让学生用幼苗做课堂内相应的对照实验,那么什么是生长素呢?就会使学生主动探究、验证。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种子的萌发提高学生对呼吸作用的认识,探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差异,这样做可以做到一个实验兼顾多个基本概念,达到系统学习的目的。再比如在做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可以设计一个活动:利用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可观察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实际意义?在这样的问题设置之下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的说我们利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形态可以观察病变的细胞,有的说我们可以利用分离细胞的手段来观察其他植物细胞,有的说根据视野中分裂细胞的多少可以初步估算细胞分裂期的时间,还有的说可以利用细胞分裂来检验河水的污染程度等等,这些想法和设计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不难看出科学素养与实践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做法的确改变了课堂,改变了原来对学生一些固有的看法,通过这些活动,使一些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活跃更有深度,使一些原本表面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我想这就是新课程带给我们最大的成功。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能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并一直为之而努力,那么科学素养的提高就是就水到渠成的事了。
【科学素养与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