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校德育改善的思考

时间:2021-08-31

  论文摘要:学校德育改善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学校德育,改善,思考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德育课主要通过课堂灌输来进行,空洞说教多,联系实际少;单一灌输多,双向交流少。有的教师甚至把德育课上成语文课,专门解释课本中的词语,这种德育方法无法使学生理解德育内容的根本;有的教师对所谓的“品德不好”的学生常常讽刺挖苦,甚至体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并导致学生与学校离心离德。其实思想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个体吸收、消化、再进行实践,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最后表现在各种行为之中。仅靠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理论和规范,不顾学生的吸收能力,尤其是在我国年轻一代追求个性化的背景下,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因此迫切需要改善学校德育,以增强德育实效。

  一、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所以教学工作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经常和最基本的途径。教学中进行德育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反映。因为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是统一的,任何学科的内容,特别是文科的内容都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

  语文历史课为我们展示出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如有勤劳勇敢、面对外敌英勇抗挣的劳动人民,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有献身人类最壮丽事业的共产党人和为祖国富强努力探索的知识分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这些人物形象的崇高思想境界,对于唤起他们的正义感,追求真理、奋发向上的精神大有帮助。地理课为我们描绘出了雄伟壮丽,气象万千的祖国胜景:奔腾咆哮的黄河,高耸入云的珠峰,南方的椰林,北方的草原,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等,教师可通过现代化教学工具艺术地再现这些形象,展现大自然的秀丽景色,渲染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学生有如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面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这些学科平时不仅要动脑而且要动手,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常常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如在实验制作等活动中有时难免会产生失败,如果引导得法,对于磨练学生的毅力,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大有好处。而且,理科活动中每一次实验,每一个结论都在印证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就会逐步形成注意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寓德育于多彩活动之中

  中学生性格上活泼好动,精力充沛;认识上较易接受具体形象的教育,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动态的过程中接受德育的潜移默化影响。如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班会活动,内容可分为:讲爱国名人的故事;吟咏爱国名句、诗篇;演有关爱国的课本剧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爱国志士的思想情感,借事传情,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道义感、正义感,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索联想,可使他们从中得到启示、教益和鞭策,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同时,还可进一步开动脑筋,想出新点子,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德育。如可就学生普遍关心的国内外、校内外热点问题举行模拟记者招待会,读书研讨会,时事形势报告会,演讲辩论会等,这些活动由于能够展现学生的特长,因而会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其更加自觉的接受教育。另外,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毕竟“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歌德)”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接触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切身体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了解社会,了解我国国情,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以树立改造客观现实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

  三、寓德育于情感之中

  中学阶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情感最丰富,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因此,重视情感教育,有助于中学德育实效的提高。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以对学生的挚爱、真诚以及自身道德人格的魅力,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到情感和心灵的.熏陶。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育就是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积极肯定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情感既是接受知识的能量和动力,又是外化为行为的转换器和催化剂。因此,师生感情融洽,互尊互爱、民主平等、互助合作、心理相容、关系和谐,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转变学生观念,将德育内化。如有位学生不爱惜公物,经常损害班上的报纸,为人气度小。教师就善于捕捉“机遇”地对他说:“我发现你办事热情高,工作负责,以后班上的报纸就由你管理,我相信你一定会干好这件事”,这位教师只字未提损害报纸一事,又以商量的口吻说出来,无任何强制约束,无锋芒毕露的批评,而是把教育寓于高度信任和充满期待之中,很快就被学生接受了。由于该生负责管理报纸,增强了责任感,改掉了原先的恶习,实现了教师爱的情感与教育过程的高度统一。

  总之,中学德育工作必须努力避免“空而大”、“大而虚”的说教模式,注重与学科教学联系,不断丰富学生实践活动,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施以德育的影响,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佳境,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使当代中学生自觉地肩负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历史使命。

【论文:学校德育改善的思考】相关文章:

1.关于改善民生的论文

2.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管理思考论文

3.学校德育管理论文

4.小学学校德育论文

5.学校德育的启示论文

6.学校德育分析论文情况

7.学校德育评价的探索论文

8.学校德育课程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