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1999年大学开始大面积扩招开始,“大众化”高等教育这一名称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开来,“大众化”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来说,不仅仅是招生规模上的变化,既是量变又是质变,寻求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的规律,找出合理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校工作人员的应有之意,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于理清概念,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大学生的重新定义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矛盾、寻求对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对策 就业
20世纪末几年至21世纪初叶,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高等教育实行新一轮的改革,改革的结果,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招生人数均较以往有大幅度的增加,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部分高校,尤其是非重点院校开始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进行重新定义,目的是找出“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以顺利帮助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成长成才。
1 高等教育及规模的变化带来的冲击
1977年恢复高考至1997年高校并轨招生期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到2%,后逐步扩大,1998年~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教育时期。
“大众化”教育时期,从过去面向学习成绩优良到学习成绩中等偏上进行转变,学生素质明显的'参差不齐,学校教育也从过去的专业知识强化转为受社会和市场导向为调控手段进行随时调整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化”教育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让更多的人有了进高校受教育的机会,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对学生的培养,与其说是对个人的培养,毋宁说是对一个家族的培养,尤其是对那些来自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过程,往往也是家长们圆梦过程。这批学生,思想状况尚未摆脱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依然认为上了大学就是人上人,就有好的工作等等,导致个别学生对社会现实情况分辨不清,抗挫折能力低下。
2“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学生的系列变化
(1)“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变化:传统的精英化教育时期,教育本身的结构没有太多的转变,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大同小异;大众化教育时期,学校的教育逐步转为与市场接轨,在专业结构上有很多高校新增与市场紧密相关的学科,课程设置上也将传统地以课堂教学为主转为一部分采用课堂讲授,一部分采用社会实践验证,一部分依靠素质拓展活动拓展技能等模式展开,人才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进一步学习和拓展能力的,拥有较为完善的人格的普通社会劳动者。
(2)“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学生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与传统“精英”模式下的社会观、人生观相比更具有多元性。日本著名心理学家:依田新认为:青年期的个人化和社会化具有突出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成为对工作、对社会以及对家庭负有责任的社会人,另一方面,要使自我确立,自我形成。所以,青年期,尤其是大学时代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毕业后十几年甚至是整个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是世界经济文化相互交融最紧密的时期,开放兼收的态度、新媒体新技术——网络等带来的冲击,使大学生的思想已经远非“精英化”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可比。
“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机会增多,对新事物好坏判断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寻求自我肯定、主体意识,使大学生在面对金钱、名誉、地位时的表现也千差万别,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受社会批判的体制内原因,其中不乏因价值观的偏差而误入歧途,抱憾终生的同学。
(3)“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学生就业出路的变化:“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与传统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相比较而言,出现了量和质的变化,过去的学生少而就业单位多,供大于求,是以往这个时期的量化关系;另一方面,传统体制下大学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学生学习基础好,专业技能强,多是以对口岗位就业为主。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首先从量上来说:截止2010年,安徽省提供就业岗位30万,而2010年安徽省共有本科毕业生260万人,这仅仅是安徽省一省的情况,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就业岗位的需求可想而知。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是这一时期大学生就业的显著特点。其次,用人单位更加理性,按需设岗、薪资标准等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确立,也使大学生就业真正实现了市场化和大众化。 3 基于“大众化”高等教育产生的诸多特性采取的措施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的定义可以归纳为,已经从过去的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转变为受过专业技术教育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普通劳动者。针对以上特点的分析,首先是要从定位上纠正大学生个体对于“大众化”背景下的自身定位问题。只有首先正名——大众化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普通劳动者而非精英劳动者,才能既让学校转变培养方式又让学生知道和了解该学些什么,怎么学。在课程设置上,尽可能减少理论课学时,代之以实践课;继续推行和深化通识课教育,加大通识课改革力度;引入企业和事业单位管理人才进行授课、管理,以社会的标准对学生的部分课程进行考核。
其次,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让大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以一个准社会人的面貌学习、工作、生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扩充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队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素质,聘请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精英人士担任学生导师,学校实行课业、人生双导师制度,既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又避免因学生缺乏思辨能力而误入歧途,为坏人所利用。
第三,扩大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招生范围,为学生创造回笼再教育的畅通渠道,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和解决学生的就业技能,同时,加大惩处力度,杜绝混文凭的现象发生。
第四,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大众化”高等教育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家长、学校、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不断被提及不断被探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其实质上不应是“就业难”而应该是“择业难”。这种“难”从根本上来说是“投入和产出”比值不合理的关系问题。鼓励学生先就业,通过实际岗位的需要再回笼教育,这种方式要好于先就业——再择业——再就业——再择业……这一就业怪圈,既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又避免了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不信任的情况产生。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一个全社会都在积极探索讨论并着力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制度、二是思路。制度是保障,思路就是寻找最有效、最快捷的办法,理清“大学生”的重新定义或许就是发现新思路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 (日)依田新著.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
[2] 中国教育报.
[3] 共青团中央.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国言实出版社.
【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的论文】相关文章:
3.高校环境教育论文
8.高校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