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中的科学小论文分享

时间:2021-08-31

  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实践是第一位的,实践塑造着人,也塑造着世界,因而被传统科学哲学视为表象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行动中的科学小论文分享,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传统的科学哲学包括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都认为理论有无上的地位,然而新兴的科学实践哲学则以科学实践为本位,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重构。文章着重对科学实践哲学对实践优位所做的论证进行梳理,并进一步给出自己的观点:科学实践应与理论相结合,它们应像双螺旋一样相互纠缠而共同发展变化,以最终促进科学哲学的继续向前发展。

  关键词:科学实践理论实践重构

  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表象(例如,文本、思想或者图表等等),而是一种当下和在世的实践性互动模式,即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只有作为更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组成部分,才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当代科学实践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劳斯更愿意把科学视为活动,他把科学看作是实践领域而不是命题陈述之网,科学首先不是表征和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是操作、介入世界的方式,亦是一种作用于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那么,具体的科学哲学家们是怎么论证实践是第一位的呢?

  一、科学实践的地方性

  科学实践哲学认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一定是地方性的,这表现在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产生和需要:特定的实验室、特定的研究方案、特定的地方性共同体、特定的研究技能。所谓科学知识的普遍化不过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已;其转移被理解成为走向另一个地方,而所谓去语境化实际上应该是标准化(制定标准,使得各个地方的科学研究遵循某种地方性标,从而使得这种标准下的科学知识成为标准的科学知识)。事实上,我们经常在当前的技术竞争中看到不同国家的技术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中技术的和政治的双重制约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实验有自己的生命

  在科学实践哲学,特别是在新实验主义科学哲学的视野中,实验常常有自己的生命,实验也常常有许多种类的生命。实验不是为明确的理论所导引,而是为值得研究的事物的暗示以及对如何开展这样的探索的把握所导引。科学实践哲学更重视实验,因为在科学实践哲学中,科学是作用于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实验一直担当着知识论的重任”。这样,实验或者观察与理论在品格方面就有了重要的区别。因此,在科学实践哲学中明显地表现出更为重视实验的特征:实验目标、实验设计、实验所采用的手段及仪器和获取的现象,都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就是说劳斯认为实验不仅仅是理论的附属物,而且还在科学发展中扮演着独立的、重要的角色,实验室场所是科学的经验特征得以建构的地方,并通过实验人员的地方性、实践性技能来实现。实验室产生的知识被拓展到实验室之外,这种拓展并不是对普遍规律的概括,而是通过把处于地方性情境的实践适用到新的地方性情境来实现的。

  三、对“实验室”的重新解读

  实验室在科学实践哲学中被赋予了新的认识论地位和意义,是一个认知概念,而不仅是认知的场所而已。诺尔—塞蒂纳甚至认为这个代理过程如下:实验室研究成为事物被“带回家中”的自然过程;它使自然对象得到“驯化”;使自然条件受到“社会审查”。实验室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提升了“社会秩序”和“认知秩序”。新的科学实践哲学认为:(1)实验室是建构知识的研究场所与情境。由于知识是地方性的,因此知识作为其实践的维度必定含有实验室特征,对象经过巨大改造之后已经不再是纯粹自然的东西。(2)实验室的作用是:隔离—操纵对象,使得被研究事物清晰化。(3)实验室以工具、设备和技能介入研究,实验室本身就是研究活动的组成。(4)实验室还提供了追踪实验过程的全程性认识。(5)提供新科学资源的实践性理解、文化性理解。[2]在库恩之后,科学论的视角发生了转换:“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于关心科学成品的逻辑结构”“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

  四、语境中的机会主义

  皮克林用语境中的机会主义来对科学实践进行解释,他与塞蒂纳将实验室中的科学家比喻成修补工类似,皮克林用机会主义来解释实验室中科学家的选择。他指出:“研究战略是根据科学家个人以享有的资源在不同的语境下做出创造性探索的机遇而定的。”正像塞蒂纳所做的比喻“修补工是机会主义者。他们了解自己在特定的地方遇到的重要机会,并且利用这些机会来完成他们的'计划。同时,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可行的,并且相应的调整和发展他们的计划。当行动起来时,他们不断从事生产和再生产某种中用的物品,使其成功地符合他们暂时决定的目的。”[3](P26)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工作与织补工类似,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资源、技能和机遇。科学家个人在面对选择时,不可避免会受到原有学术背景等文化资源的影响,但是这种原有学术背景的影响不是完全决定性的,在面临新的语境时,他们会努力使自己的文化资源与现有的语境相适合。[4]在语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动机,在语境中不断调整使自己的资源发挥最好的效用。

  当然,科学实践哲学论证了科学实践的主导性、决定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科学哲学观,用实践优位代替了理论优位,但是从最终结果上看,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哲学家都强调实践比理论更优,有那么一些人给出了一种综合的见解。拉图尔提出了对称性原则,即: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不能解释科学知识的形成,既不能像实证主义者一样把科学知识看作在本质上是一系列既成的、被证明为真的命题的集合,也不能像布鲁尔那样一味诉诸社会因素寻求科学知识的成因,而是应该把科学当作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活动不只在思维中进行,更主要的是在科学家的语言交往、实验室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想真正把握知识的本性,就要研究知识是如何生产的。因此,应该“把科学理解为动词”,而且是处于进行时态的动词,亦即拉图尔所说的“行动中的科学”。拉图尔提出的新的对称性原则就是拉图尔科学实践观的精髓,进而在某种意义上去说,新的对称性原则就是科学实践观本身。针对科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二律背反”的现实,拉图尔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经,即是把哲学理念与社会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去实现一个新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行动者网络”,[5]这就是拉图尔综合的科学实践观的建构理念。

  比较之下,笔者更同意拉图尔的综合性的、协调性的观点,即对待科学实践我们应该采取辩证地观点、演化的观点、过程的观点和多样性的观点,这样才能较为正确地、全面地反映了实践(观察/实验)与理论的真实关系,就是说不仅实践有自己独立的演化,而且理论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双螺旋一样是相互纠缠而共同发展变化的。这才是科学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最合理的、真实的重构。

  参考文献:

  [1]戴建平。约瑟夫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方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7―10。

  [2]吴彤。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实践――兼评劳斯等人的科学实践观[J]。哲学研究,2006,(6):85―91。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王娜,吴彤。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33―36。

  [5]刘世风。试论拉图尔的科学实践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67―71。

【行动中的科学小论文分享】相关文章:

1.盐的科学小论文

2.关于雾霾的科学小论文

3.身边的科学现象小论文

4.关于光的科学小论文

5.小学生写的科学小论文

6.关于石灰的科学小论文

7.关于宇宙的科学小论文

8.地理环保小论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