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的论文

时间:2021-08-31

  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够有效的熏陶其性格,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形成。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术教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术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术文化教育

  内容摘要:在 美术教学中渗透美术 文化 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文化修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文章以《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为指导,提出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养的具体措施,并进一步指出美术文化教育对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学 美术文化 美术文化素养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并指出美术课具有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价值。这一新的课改精神对美术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一范畴的统摄下,美术课具有了文化课的性,和其他学科一样,美术课承担起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责任,并且发挥了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应的是,美术教学的人文色彩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进一步扩展,美术文化的涵养将成为更高的教学目标。在这种背景下,美术教学将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也由侧重于技能技巧培养转变为训练与涵养并重——如何增强美术教学中的文化意蕴已经成为一项 实践性课题。

  一、挖掘教材中内隐的美术文化因素,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通常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但在一堂完整的美术课的教学中如果仅仅做到这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内隐的文化因素,使学生在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美术文化知识。这其中包括美术文化 发展的历史和成果,美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和世界美术文化发展点,等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拓展对美术现象的认识,提高审美文化素养。

  美术教学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精华: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粹,如陶艺、织染等;有现代的文化 艺术缩影,如造型艺术、工艺设计等;有民间文化的写,如剪纸、折纸、剪贴等,传统美术、现代美术、民间美术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文化领域,不同领域的文化又有交叉和 联系,同一领域同一类别中的不同课目所内隐的文化信息又有所不同,这一切,都为美术文化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点开拓思路,就能左右逢源。如湘美版初中教材《远古的呼唤》一课就蕴含了丰富的原始文化信息,小学教材的《京剧脸谱》就内隐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

  新的课程标准把美术课程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每个领域都有与美术文化的结合点,在教学中老师应根据不同领域的点有机渗透,才能使美术文化教育如润物的细雨,浸入学生的心灵。在课堂教学中美术文化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而是与其他教学因素一道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显性的教学目标与无形的文化浸润融为一体,才是真正完美的课堂教学。如湘美版第五册教科书中《制作六面丑脸》一课,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立体造型”的步骤、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表面描绘”,以此发展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先指导学生做出“六边形三角锥体”,再启发学生思考:“你想把它画成一张什么样的脸?”在学生充分讨论、想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欣赏画家笔下的脸,有人物、动物、怪物;有古代的、现代的、未来的;有抽象的、具体的、意象的;有传统的、民间的。

  这些脸谱代表着不同的艺术流派,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传递了不同的思想情感,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欣赏众多的脸谱,既能让学生了解脸谱绘制的形式和方法,活跃思维,也是进行美术文化熏陶的需要。在欣赏的过程中,当多媒体设备每播放出一张脸谱时,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之声,他们被这些精美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课堂气氛自然进入了高潮。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创作一张什么样的脸,学生的创作灵感就像爆发的火山一样,奔涌而出,每个人都高举着手,迫不及待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虽然学生可能无法完全理解这些作品,但他们能感受到这些作品带给他们视觉上、心灵上的冲击。长期的熏染,一次次的冲击,积淀起来就能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艺术感染力的形成、审美品位的提高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熏染和冲击才得以实现。

  二、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

  美术是人类最早的一种艺术文化门类,从美术作品上可以看到人类悠久的艺术文化历史。现在的美术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制作,其实制作过程本身也融入了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如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意识、线条的美感、色彩的美感、装饰的美感,等等。不同的时代,由于 社会 环境不同,受到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 政治 经济制度的制约,因而构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如原始陶器与现代陶器在制作方法、题材内容、形式美感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上都是截然不同的。现代社会,人们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快,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既承传了千百年的文化底蕴,又接纳了现代文化的冲击,世界的多元文化也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客观地感受文化,更要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文化。

  如湘美版第七册教材中的《点和线的空间组合》一课就隐涵了现代立体构成艺术,课文中还有一幅“原子博物馆”的照片。像这种现代抽象艺术如果仅仅让学生欣赏,学生很难理解这类艺术的内涵,很难理解它所传递的美,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那么他们的收获就会大不一样。在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把球形的粘土和小棒多次重复、构成,最后组合为一件作品,学生就能 体会到什么是重复的美,什么是组合的美,什么是点和线在空间构成的美。“做”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而只有理解了“美”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在制作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就会指导他们理解现代艺术中的美术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抽象的雕塑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当学生再次看到这类艺术品时,他们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就能理解这种抽象艺术的美,能感悟到它们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三、在隐性课程中加强 美术学科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美术 文化素养

  美术课只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部分,学生美术文化素养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美术教学的加强,另一方面更需要其他教学因素的参与配合。

  隐性课程有别于有 组织的'课堂教学,它是指学校中存在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不易控制的 教育因素的总和,包括学校的 环境绿化、 建筑格局、宣传园地、文化活动、教师的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这些因素聚合起来,构成一个几乎无所不在的校园隐性课程体系,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价值观念、情感倾向等产生影响。在这个体系中,蕴涵了丰富的美术文化的教育资源,美术学科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学科的影响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

  第一,美术学科要积极参与、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品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术学科的参与程度,因此,学校各项建设的规划,各种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审美的需要,别是与美术直接相关的教育因素,如校园雕塑、各种展览、宣传橱窗等,美术学科要当仁不让地起主导作用。一所真正好的学校,是一个处处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的学校。长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敏锐的审美直觉。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有鲜明的学科意识。学生往往对美术教师有殊的期待,在学生眼中,美术教师是美的创造者、体现者、传递者,教师的教态、服饰、教学环境及范作的准备,等等,客观上都会反映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教师不仅是学生进入美的世界的向导,也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因此,美术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身教学行为对学生美术素质的影响力,在自觉运用教学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要注意用审美的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尽可能使与教学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具有鲜明的审美性。

  第三,美术课程的文化定位,也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技巧之外,还要有深厚的美术文化修养,这些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学习和钻研才能够获得。因此美术教师平时要多看一些相关书籍、报刊,多参观一些画展,接受世界多元文化的思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没有这些努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可能轻松自如地营造浓厚的 艺术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

  此外,我们还应该有效利用 社会美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如带学生欣赏城市雕塑、城市的环境艺术,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参加各种与美术相关的活动,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贡献。

  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留下的是沉甸甸的文化;时代的画卷,色彩斑斓,记载的亦是多彩的文化。美术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拥有一双掌握技能技巧的手,一双会看形式美的眼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一颗能够领会文化内涵的心灵。这样,学生才会以开阔的视野,认识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存在,才会以珍视的态度,正确看待人类文化的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谢方.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胡茂林,谢方主编.美术书法教学 论文集.第8、9、12、13、14期,湖南美术出版社.

  [4]尹少淳.走近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5]杨景芝.谈我国现代基础教育中的美术课程改革.中国中小学美术,2000年第4期.

  [6]侯令.技能技巧与审美文化.中国中小学美术,2000年第1期.

  [7]李小夫.美术教育中的隐性课程.中国美术教育,1996年第4期.

  [8]旻歌.谈艺术论文的 写作.美术教育论文集,第7期.

【美术教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1.美术教学反思论文

2.美术教学 论文

3.美术教学小论文

4.美术教学评价论文

5.美术教学与思维论文

6.初学美术教学论文

7.美术教学法论文

8.美术教学经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