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培养对钢琴教学的影响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在钢琴教学与钢琴演奏实践中,演奏者演奏技艺的精湛与否已不是简单衡量演奏者技艺水平高低的标准,演奏者心理状态的积极健康与否,同样影响到其自身演奏的成效与音乐表达。特别是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学习者、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往往是我们较为容易忽视的地方,总是将目光定在演奏技能的训练之上,而忽视了艺术教育中对于教育主体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与提升。作为钢琴教育者,在教学中加强技术性训练的同时,也更要去注意培养与训练学习者、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钢琴;教学;心理;主观能动性;认知;评价

  钢琴演奏等音乐艺术活动是演奏者全方位素质的体现,而其中心理方面的因素更是一个重要且不容忽视的方面。心理因素与素质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是其学习、训练、演奏中对于演奏、实践的认知与反映,影响着演奏者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的表达。因此,本文结合钢琴学习者、演奏者在学习与演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心理特征的呈现进行分析,进而希望能够对他们的学习与钢琴教学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注意事项,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重视心理因素的训练与良好的自控能力,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与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在钢琴教育教学实践中,钢琴教育者或多或少已经将心理方面的训练融入到了教学之中,但并没有系统性地得到教育者的明晰与明确。

  我们常说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去引导学习者、演奏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这里所说的引导,其实就是教师从心理上去引导学习者,从而让学生在符合心理规律的意识下去感觉、想象、感受钢琴艺术的学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习者在演奏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由此也能够看出这是因为心理因素的原因对学习者的演奏所造成的影响。例如,有些学生,在训练中能够很好地完成乐曲的演奏,且能够以适当的情感呈现音乐的内涵。而他们一到舞台之上,则会出现、僵硬、忘谱、弹奏不准确等等诸多问题,使得演奏效果不忍直视。其实这都是因为演奏时心理素质障碍所造成的效果,不正常的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长此以往也会给演奏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钢琴艺术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形式,我们不能够直观地看到演奏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多的是通过演奏者内心对于音乐的感受与体悟来明晰。而这种感觉与体会又无法用语言直接描述。再加之学生整体素质又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就需要因材施教,加强演奏心理方面的训练,让他们能够将心理方面的训练提升到与演奏技术训练同等重要性的地位。同时辅助学习者去调整和控制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而养成自身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

  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来培养?首先,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师需要首先强调的一项内容,因为钢琴演奏技术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而养成一定的演奏习惯,这就需要学习者能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去学习与坚持去训练。就这一点而言,其是比任何技术、理论、音准等等基础内容都重要的一点前提。毕竟,学习者是钢琴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作为主体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在教学中又如何能够通过更多丰富的教学方式去提升学习者的演奏能力与培养音乐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育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去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去激发他们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同时树立他们坚强的性格与意志。从众多钢琴艺术家的身上不难看出,他们对自己手中的钢琴都有着强烈的情感因素——那就是感兴趣,这种兴趣贯穿了他们艺术人生的始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本身就需要以身作则,其需要自身就具备积极地主观能动性,以积极、乐观、信心的形象为学习者树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而耳濡目染之下,学习者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与乐趣,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心理状态,这样他们也能够以轻松、自然的心理状态去投入到钢琴学习之中,且能够以更积极地心态去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主动地提升自身对于钢琴的理解、诠释与审美能力。有了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作为起点与支点,教师其次需要做的就是在良好的氛围中去帮助学习者树立坚强的意志与性格,能够以稳定的心理去面对学习、训练、演奏中遇到的问题,进而不断树立演奏自信。除了帮助学习者树立自信心之外,教师也应当鼓励或是培养学习者演奏实践方面的能力。对于钢琴艺术来说,其是一门表演的艺术,不是自娱自乐,而是需要有观众来欣赏的。有的学习者面对舞台的时候,会紧张、会怯场,这与学习者实践能力不足也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通过舞台实践去积累自身控制与调节心理的`能力,也是每一位学习者、演奏者需要掌握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都为学习者自身心理状态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进而能够让学习者、演奏者在反复的舞台实践中去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去除紧张、怯场等心理障碍。无论是主观能动性,还是意志、性格、实践等等方面,都只是学习者心理状态调节中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最为关键的还是作为学习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盲目拔高,也不要可以贬低,要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知与评价。

  遇到困难,不轻易退缩、不自暴自弃,不要过分地在意出现的失误与不足,更不要好高骛远,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习者、演奏者心理状态的失衡,进而影响到自身心理状态的调节与控制。当然,作为学习者、演奏者也不要妄自菲薄,出现失误下次改正,不纠结于点滴之失,养成正面的心理思维习惯。总而言之,在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之中,影响到学习者、演奏者心理状态的因素还有很多,而文中所阐述的内容更多的可以看作是钢琴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心理训练内容,一方面是需要教育者能够具备足够的耐心、细心与责任心去引导、主导学习者、演奏者心理状态的训练。另一方面,作为教学的主体对象,学习者、演奏者也需要自身能够注重与加强自身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从自我认知,到自我分析,到自我评价,再到自我总结,一步一步为自己树立演奏的自信与坚强的心理素质,排除掉一切影响到自己心理状态与演奏状态的不利因素,与教师一起圆满地完成教学与演奏实践活动,实现钢琴艺术教学的核心本质,达到钢琴艺术的需求的境界。

【心理素质培养对钢琴教学的影响论文】相关文章:

1.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论文

2.钢琴教学对钢琴表演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3.少儿钢琴教学培养及重要性论文

4.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论文

5.钢琴教学过程中学生乐感的培养论文

6.高师钢琴教学能力塑造及培养论文

7.专业钢琴教学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8.高校钢琴教学培养对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