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档案系统从社会大众的需求中寻找档案文化的活力,加大档案资源建设,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强省。档案馆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机构之一,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储地,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文化“好产品”,提供“好服务”,提高社会文化服务力,这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生命力。
一、档案是地方文化资源的承载体
1、从档案的起源和功能来看,档案是构建社会历史记忆不可缺少的手段。作为社会历史记录的档案,是人类在适应、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和创造的丰富文化中最有保存价值的部分,是人类有意识的留存。没有档案就会失去贮存、积累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手段。档案资料除了作为统治者施政的依据、凭证和参考外,还是修史修志的可靠史料。档案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社会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构成文化产品的最重要的初级原材料之一。
2、从档案的内容看,档案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资源。梢案内容广泛,涉及到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且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它凝聚了人类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概貌,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它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早在1950年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法国国家档案局局长夏尔·布莱邦就提出“档案是一个国家、省、行政机关的记忆,档案馆保存的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东西,即一个国家历史证据和作为国家灵魂的材料。”加拿大特里·库克的“档案记忆思想”,都说明档案作为国家的历史文化记录,对于描述国家和地方历史面貌发挥着重要作用。
3、从档案馆属性来看,档案馆是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文化性是档案馆的本质属性,尤其是当前更为突出。《档案法》和有关文件就规定: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它是集中统一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史料,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从法律上确定了档案馆的文化属性。近年来国家档案局和地方档案机构为进一步扩大档案对社会的公众开放,吸引公众发挥档案的多重社会作用,逐步明确和凸显档案馆的文化属性,加强档案文化建设,这更有助于推动档案馆事业的发展。
二、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的契机
1、理论研究和认识层面上,“大文化”观、档案“文化资源观”已成熟,档案人由文化自知升华到自觉行为。档案文化作为一种宏观的档案新思维,正日益受到我国档案界的重视。笔者以“档案文化”作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篇名检索,发现从2003年至2013年,有关“档案文化”的文章年均约30篇,较早的是王英玮《档案文化论》(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2期)和胡鸿杰教授《档案与文化》,之后研究越来越热,特别是2011年后出现研究高峰,年均达百篇,仅2012年就有180篇,一些核心刊物还设有“档案文化”专栏,如《档案学通讯》2013年4期。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讨档案文化内涵、档案与文化的关系、档案文化价值及发挥途径;有的对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及实现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如高鹏《档案的文化之“殇”——兼论档案馆的文化功能》,这说明“档案文化”概念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档案界的重视和关注,对其研究也逐步深入与完善,档案大文化观和资源观已成共识,已被实际管理的档案机构和工作者所接受,并在实践工作中重新认识档案属性与功能,自觉地在实践这些理论,主动挖掘档案的文化价值以服务现实。
2、政策和法规层面上,档案文化建设已纳入地方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1987年《档案法》就明确规定:“档案馆属于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这从法律确立了档案馆的文化事业属性,只不过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一直被弱化,直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国家档案部门逐渐放开,强化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制定了我国档案事业的“十二五”规划,从国家层面上将档案文化建设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此后各省都积极配合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大力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档案文化建设真正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其重要的基础作用和独特的自身优势。
3、工作实践和管理层面上,档案资源结构及比例显著改善,正从“官方记录”为主向多元化记忆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公众利用档案的内容不断变化,各级综合档案馆对其馆藏资源结构及比例作了较为明确的调整,使馆藏结构及数量得到了相应的充实与改善。此外,在各地“记忆工程”和“非遗”工作的推动下,档案人也从“文化自在”提升到“文化自觉”,从“重物轻人”转向“以人为本”,有意识关注“人”的文化需求,加大了涉及“人”的档案资源建设力度,除收集来自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党务政务档案资料外,还收集了大量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科技文化、民俗类资料,不断拓展档案文化记录和传世传承的基本内涵和功能,突破了档案文化建设的传统领域,使得综合档案馆改变了原来“党政档案馆”的形象,更加贴近社会公众生活,逐渐建设起品种齐全、内容丰富的特色馆藏,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晰呈现地方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公众的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三、整合档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服务力
1、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档案文化资源自身结构虽有改善,但从文化服务功能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数量上还是行政文书档案较多,文化类,尤其是与老百姓感兴趣的文化类资源偏少,这有待进一步整合与优化。档案部门应抓住当前社会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社会文化主流需求,及时接收和征集档案;重点收集本地名人名企、民风民俗等特色档案的采集力度,有计划地开展社会散存档案、濒危档案的抢救性征集,重视对特殊载体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逐步 建成能覆盖专业和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民间收藏机构和人士的多门类多载体多层面的档案资源体系,这样才能优化档案资源结构,才能发挥文化合力功效,为档案馆发挥其文化功能打下良好的服务舞台。
2、消除壁垒,积极融入,彰显其功。南于档案管理T作体制上制约和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使得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着层层壁垒。地方文化事业归地方文化行政部门管理,《档案法》中明确规定,同家梢案行政管理部门管全国档案事业,而非文化事业,在公共文化体系中档案馆一直被排除在外,不像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剧院等文化事业机构,这就使得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的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时,时常遗忘各级档案馆的文化功能,使得档案馆在服务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处于弱势,很难占有应得的一席之地,难成为文化服务的主角。因此,档案部门要变“坐等”为主动,只有主动才能赢得有争取或展现长处的机会,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否则就会彻底被遗忘,只能做个地方文化建设的“旁观者”、“局外人”,优秀的档案资源也就只能“深藏闺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今后档案部门要强化与各个文化机构,如文化局、非遗机构、广电部门、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主动争取政府部门将档案事业发展纳入推动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的总体布局中,并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积极态度融入地方公共文化体系之中,充分发挥梢案部门的优势,扬长避短,协作共建地方文化资源库。
3、加快建设档案文化资源数据库,适应公众的新型利用模式。时代在变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电子和网络已成现代人的主要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因此档案部门应加大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要加强与其他文化机构部门合作共建、打破壁垒,共谋发展面向公众的地方文化资源服务公共平台,建立具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资源库。各文化部门要舍得让档案珍品、文化精品上传网络,建立相关网站或网页,及时更新与丰富,让公众自由、畅通地品阅地方璀璨文化。
4、打造优质文化品牌,塑造公共文化形象。档案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这是档案文化最主要的特征,但是档案的文化资源基本上是一手的、初级的文化资料,比较原始、零散,档案馆向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主要是档案对这种档案原始材料的简单加工的编研产品。普通民众对琐碎的、公文体写成的非常刻板的档案不太感兴趣,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他们需要的是已经系统加工好的很容易接受的成品,就像图书等包装过的文化产品,全面、系统、艺术地回顾历史发展进程中标志性文明、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如“浙江记忆”,就历史而言,是一种精神资源;就社会而言,是一种文化标志。因此档案部门要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纽带,加大对档案实体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依托各级档案部门保存的悠久的历史档案资源,借档案文化建设这个契机,结合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深入研究,并根据公众的文化需求,打造服务亮点如“记忆工程”“名人文化”。还可大力宣传,通过举办档案文化展览、档案知识讲座、档案进社区等活动,以及出版档案文化产品、档案馆的外观建筑、布局、资源等方面处处表露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以创作档案文化精品读物、制作档案文化影视作品等,提升档案文化的影响力和魅力,塑造文化形象,使档案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公众喜爱的文化资源宝库。
【档案文化资源建设及其文化服务力的提升论文】相关文章:
6.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