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院校要想办好职业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实用型技能的人才,必须坚持以就业为指导,紧抓职业道德教育,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在我国现阶段,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对于中职学校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甚至是很多高等院校依然是停留在课堂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度不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效果很不理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已经直接影响到就业状况。在很多单位,特别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加注重一个新入职者的可塑性,职业道德水平显得比技能水平还要重要。
1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的不合理性分析
首先,在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对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觉得中职学校的学生尽管是青少年,但绝大多数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社会价值判断,明白职业道德的认同与否,要是过多地强调职业教育是多此一举,增加学校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时是浪费教学资源和师生时间的徒劳。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却是形同虚设,很多老师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照本宣科念教材,或者跟学生探讨一些职业的实用技能等,甚至于,很多老师占用了职业道德教育的课时,用来讲别的课程。据笔者在山西的几所中职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在教学计划里规定的三十多课时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几乎被学校压缩成两个到三个专题讲座来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并且,笔者跟某中职学校的一位专业老师进行访谈,此位老师深切地感受到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单一乏味和课时的不足与设置不合理,她这样做了描述:“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这样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很乏味,不想给学生讲,但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要求,也没有办法,再者,学校也不鼓励展开来讲,所以无法也得到学生的认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教学内容单一,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性密切度不够。笔者曾对山西某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课程进行追踪,记录了三次内容讲课内容。准确地讲,是三次专题性讲座。第一次讲座,时间是2014年10月26日,总共有不同专业的四个班级参加,题目是职业道德概述,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职业道德修养内容和方法等;第二次时间是2015年3月27日,总共有五个班级参加,题目是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为训练,内容包括忠于职守、热忱服务、讲求信誉、讲求质量以及提高技能和廉洁奉公等,基本上都是属于理论性较强的政治性教育内容。第三次讲座,时间是2015年4月24日,总共有六个班级参加,都是毕业班学生,讲课内容包括就业指导、认清社会形势、适应社会、客观认识自我、求职策略以及终身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等内容,更加倾向于就业指导的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有一些脱节。
1.2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的滞后和单调
首先,教学方法的多样灵活性和实践性有待进一步发掘。多数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还是以书本的理论内容为主,进行课堂教授,对学生在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无法与实践进行很好的衔接,缺乏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这样,学生缺乏体验和感悟,使得教学停留在教条空洞的层面。其次,评价标准的全面客观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上,缺乏科学性,教育评价内容单一,在评价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时候,单纯地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操作熟练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情感、认识、信念价值观以及行为表现。再者,职业道德课程的考试,只是进行试卷化的考核,不能真正与职业道德素养的测评标准结合起来,无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2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探索
2.1自我定位于职业的认同
首先,对于中职学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上,不仅要从大道理上空洞的对学生进行说教性的灌输,更应该从社会价值实现、职业前景发展、职业兴趣培养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第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其实,对于很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处于青少年阶段,对专业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说对专业几乎不能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教学老师应该注重引导,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专业特点,因材施教,通过三年的中职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优势所在,突出每个专业优势,使得每个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其次,建立专业职业概念。对于一个进入中职学校的青少年来讲,对很多方面的认识还不全面。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度强调校规、纪律以及法制方面的教育,把他们的思维完全的禁锢在一个强制性、说教性的框架之中。更多的,应该将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多元化地结合起来,对他们进行专业介绍和职业规划。合理安排新入学学生参观校史资料室、专业教室和实习基地,让他们更快适应角色转变和认识,多宣传优秀毕业生事迹,掌握专业优势和发展发展,定位自身的'社会价值,才能有所感触,更好的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2培养职业人应有的道德品质
首先,建立职业良心。近些年来,毒、旧皮鞋胶囊以及地沟油等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也给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价值观定位方面带来的不小的冲击。因此,中职学校在职业道德课程的开设方面,要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客观的评价行业现状,分析相关行业制度规范与法律法规等,多宣传灌输有关正能量的人物事件。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负面事件,不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一个职业人应当具备的职业良心。其次,铸就良好的职业品质。职业品质是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落脚点,也是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开设效果的内化表现。职业品质不仅是一个个人能力的间接体现,也是一名职业人协作团结、与同事相互工作相互配合的集中体现。例如,旅游专业的学生的职业品质应是组织、应变、观察、判断,与同事良好配合,与顾客良好互动沟通的集中体现。
3建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
3.1合理的构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学校应该从思想的高度上真正重视起职业道德课程的讲授开设,而不是为了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中职学校结合常规的德育教育要求,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会贯通,从学生处到教务处,再到班主任和代课老师,明确他们之间的职能分配和责任所在,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紧抓职业道德教育不放。其次,实现课程的整合,不是单纯的从理论上进行职业道德课程的讲授,将其贯穿于专业课之间,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结合起来。比如,在旅游专业,历史课的讲授中,将爱国主义教育和英雄光辉事迹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紧随主流价值观,从灵魂深处真正提升每个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3.2在实践实训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目前,我国多数的中职院校资源缺乏,为了节约资金,关起门来搞教育,这恰恰是职业教育应该避免的短处。因此,中职学校应该积极走出去,与企业合作,将企业中所需要的一些职业道德素养带到学校的教育,定时聘请企业的一些技术骨干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生动的职业道德教育。因为,每个中职学校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职业教育,最终的定位是去企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相对于目前中职学校理论化较浓的职业道德教育来讲,企业的职业道德更具有具体性、规范性和适用性。
3.3利用校园与家庭对学生产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潜移默化
首先,在校园的文化氛围中熏陶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的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从心灵深处认同主流价值观,对自身所学专业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使得校园文化中的各种正能量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之中,使得教育活动的主客体在无意识中的心理状态中产生变化,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文化心理层”,包括价值观、社会问题认识以及思维方式和个人信仰等。其次,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并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老师进行良性的互动沟通,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动态,适时纠正他们的价值观,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认识深度。让家长和学生更为客观真实的了解社会和强企业的需求要求,把目前学生具备的能力与企业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客观地认识到位,不断督促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和家长一起发掘学生的优势和特点,能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就业目标。
4结论
中职学校要办好职业教育,就必须注重职业道德的教育,从重视职业道德课程的开设出发,将学校教育、企业需求和家长辅助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就业规划目标,达到企业的专业需求要求,把他们培养成综合全面型的专业性人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研究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