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分析论文

时间:2021-08-31

  全面把握“五个关健点一一两个目的比对原则”这一恰适性参与原则能够解决和解释学生在不同参与内容和不同层次中的参与程度问题,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率和学生的参与效率。

  一、新制度的制定

  新制度的制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恰适性参与原则为根据。所以,首先要取得学生的广泛参与,获得学生的真实的信息。信息的获得可以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网上调查等方法,营造快捷、方便的沟通以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具有代表性;其次根据恰适性参与原则并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小规模地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制定制度。同时,根据管理的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情况,不邀请或适当地邀请少数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三方或双方共同论证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人文性。制定时主要考虑的是制度要有针对性,还要注意的是对管理者的义务和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利益保障的介绍要尽可能的清楚、具体、详尽以保证学生明确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如果邀请学生参与则需要进一步论证制度中校方与学生双方的权与义的合理性;再有起草制度时,措词要准确、严谨、具有可操作性,避免概括的、模糊的、无从着手的词语出现。

  二、制度的推广

  从制度实施的角度来看,新制度的制定阶段最多只邀请了少数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学生的参与,大部分学生对制度还处于不了解的状态。所以,首要任务是通过集体会议、听证会、机构服务或网络咨询服务等方法进行制度推广,让学生了解新制度并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接纳以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在新制度推广中要与学生深入的、高频率的互动,让学生发表或反馈意见。合理的意见要积极接受、采纳,不全理的意见要耐心、仔细地以理兼以情说服,最终展现出管理者和学生双方较为认可的制度。

  旧的学生管理制度通常是学校多年继承和保留下来的,那么对于旧制度的推广,就要分为对新生的推广和对老生的推广两种。在新生中旧制度的推广同新制度的推广情况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侧重于对不合理意见的说服、更正。在老生中旧制度的推广,实质是对旧制度的巩固和更新。合理的制度内容要继承和保留下去,当然如果发现旧制度中存在己过期的内容,或缺少与现阶段的相关内容,学生可以及时发表或反馈意见,同样合理的采纳、不合理的说服、更正。只有在管理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保障制度的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否则就会出现制度中存在过时的`内容。如某校规定:“实弹射击考核实弹射击考核由学校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参训教官共同组织实施,填写实弹考核成绩”;“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佩戴校徽,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请假制度。”

  类似的条文不再复述,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定与现实不符,而且制度的时间早在2002年和2005年,近年来的军训从没有进行过实弹训练何来考核、在过去的三年中,该校学生从未听说过要带校徽一说。旧制度中过时的内容,虽然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目前的学生管理,但旧制度没有得到更新,足以说明管理者没有做到对制度的认真推广,影响了学生对制度的了解、理解、甚至对学生管理的支持。加大力度和认真做好制度的推广,在完善制度中不仅要重视,而且要时时做到。

  三、实施参与教育

  科学、合理、人性的制度是管理者顺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学生乐于参与学生管理的基础。但真正更要做到的是管理者将支持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想法转化为了支持的实际行动。本研究的访谈结果显示,所有管理者对学生参与学生管理持肯定的态度、正确的认识,表示支持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可是如何做出实际行动呢?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化,通过教授学生知识、掌握社会事物的规则等,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能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人。那么具体落实到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当中,笔者认为管理者支持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可以通过参与教育来实现,参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参与意识、参与技能的参与型学生、参与型公民。根据高校学生的参与经验的不同,管者对学生的参与教育可分为启蒙参与教育和口常参与教育。

  四、启蒙参与教育

  启蒙参与教育重在激发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教育对象主要是新生、“不参与”型学生一一这里主要指因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而不经常参与学生管理的学生。首先,校方可以编排以介绍学生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管理知识、参与管理的流程、参与渠道、参与激励等为主的《参与教育读本》或在原本的新生手册的基础上加排上述编排的内容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对参与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校方组织新生观看参与教育的宣传片、观摩或模拟参与学生管理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宣传片可以以《参与教育读本》为主体内容将文本形式转化为视频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参与学生管理。参与学生管理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则是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无领导小级讨论的基本理论和流程组织起来的,核心是创设参与学生管理的情境,围绕如何解决学生管理中管理者与学生的矛盾冲突来开展,小组人员有管理者((1到2名)、学生((5到7名)。其中学生假以学生干部、普通同学、党员、新生、老生等不同学生角色参与讨论,并与管理者达成小组一致意见。通过观摩或模拟参与学生管理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使学生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从中借助他人或依靠自己的表达,将个人思考投入到讨论之中,观摩或模拟后学生会对参与学生管理产生较深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和老生要分开进行教育,老生的教育可以根据老生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进行,比如加强模拟参与学生管理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着重在讨论中培养其参与兴趣和参与成就感。新生的教育则可以按上述方法逐一进行,再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即可。

  五、日常参与教育

  日常参与教育是学校参与教育的主体,重在保持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理智、参与技能、参与技巧,教育对象主要是“弱参与”型学生和“强参与”型学生。从时间上来说,基本上是当学生经历了新生的启蒙参与教育或没有经过参与教育但对学生管理己熟知且具有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后,便开始进行口常参与教育。

【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人员参与教学活动的研究及启示论文

2.高校学生违纪情况分析及对策思考论文

3.高校学生管理SNS应用实验分析论文

4.高校学生评教工作分析论文

5.中国参与式预算模式的比较及其完善论文

6.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途径分析论文

7.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实践分析论文

8.民办高校学生特色管理制度建设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