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教学现状
(1)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不佳。学生普遍对文言文的反应是没有什么感觉,从小学阶段的无文言文到初中时每学期的多篇文言,学生感到适应起来太难。没有什么基础,读起来不好停顿,文言文还不同于白话文,难读而且意义晦涩难懂,学生对它的厌恶程度可以与英语匹敌,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低下。
(2)教学目标不明,重难点偏离。初中文言文教学任务很重,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文言文的读法以及停顿规则,还要让学生学会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意义、用法、通假现象、特殊句式等,这些任务太重了,我们很多教师不得不把文言词语、句式与文言翻译放在重点上,从而忽略了对文本语言、主题意义、材料选择、艺术特色等真实价值的探究,重难点的安排偏离现象严重。
二、有效性措施
(1)注重活用多媒体,增加教学的灵活性。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且网络极其发达,我们教师如果还没有什么实质性进步,学生们更不会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堂了。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妨多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这里找到走进文言的大门。导入阶段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投影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快速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境中。如学习《卖炭翁》一文,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卖炭翁的烧炭的过程和辛苦,在学习文本之前,可以投影过去木炭的烧制过程,包括伐木的费力、运送木头的艰辛、烧炭的技术难度以及卖炭艰苦。在配图上趁机留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何图片上的卖炭翁穿的衣服是棉袄?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知道冬天来了之后才可以把木炭卖出去的道理,从而提高了自己对卖炭翁的认识:穷困潦倒的他既希望天气寒冷多卖炭,但衣衫褴褛的他又不想在寒风中等待,此时学生对卖炭翁的同情又加深了。学习、整理文言词句阶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进行检查,加以整合,既节省了课堂时间,也让学生的学习、思考和整理笔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2)重视朗读课文,促进理解文本内涵。文章重在吟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朗读文本,从读中逐渐体会文本的意义。在课前让学生预习文本,大声朗读,把文中难读的词句读准确,逐渐达到流畅的程度。课堂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小组之间相互检查,一组朗读,一组指出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在相互评比中达到对文本的熟练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默读与朗读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问题,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和文本的艺术价值,同时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在初读课文时采取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初学文本时就被朗读震撼,理解文本的欲望被迅速激发出来。没有朗读的`文言课堂是没有生机的课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让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文本的意义,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内涵的挖掘。
(3)小组合作学习,优化小组竞争机制。要想获得更多的文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还要借助外力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用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因为不仅仅是为自己所学,还要注意小组的竞争名次,所以他们往往更注重自己的表现。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这个好方法。如学习《醉翁亭记》一文,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利用小组竞争机制,让两个小组之间形成竞争,互相监督检查,学生很快就没有了阅读障碍,各组成员都读得很好。同样在重点词句的梳理上,我们也让小组讨论并选择自己的对手,随时对另一小组成员点名考查,问倒对方小组就得一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把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在对文本的鉴赏上,可以探究这样几个问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将醉翁亭呈现出来的,写景顺序是什么,谈谈这样写的好处。醉翁亭命名的原因是什么,说说这样命名的目的。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几个时候的美景,写作顺序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宴游之乐”,又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快乐,你是怎样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概括“醉翁之乐”的内涵。对这几组问题我们分组探究,回答对的小组积分,回答不好或不会的采用扣分制,学生为了小组的积分非常积极主动,参与回答的热情高。往常的文言文课堂有的学生会打瞌睡,而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不敢再去睡觉了,因为有他们的伙伴监督,教师不用太分心在这里,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结束语
当然,文言文教学的高效策略不止这些,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加强背诵,不断积累文言知识,并随时加以巩固练习,夯实文言基础,且课外还要加强阅读拓展训练。只要我们能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严谨务实,相信一定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现状与有效性措施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