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热爱体育的前提、保证和动力,培养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体育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体育教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必须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身体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我有了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一、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到有“功”。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达到“乐学”,教师必然使学生有成功感。“求成功”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在教学中,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会使学生感到愉快,会使学生形成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结予正确的评价、表扬和鼓励,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一些鼓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成功的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动作技术掌握好的学生,我会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做地真好”、“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自豪”等,有时还借助同学们的掌声进行鼓励,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的声音,就会洋溢在欢乐之中,他们的大脑皮层就会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有效地被激发出来。但在课堂上有些“后进学生”动作做不起来,我们教育者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必须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多运用善意的能保护学生自尊心的方法教育和引导他们,对他们在学习上的错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时常和他们交谈,让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产生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动力。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有“味”。
体育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游戏竞赛法等。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特征,按照兴趣的产生、发展和深化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灵活选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游戏比赛法。好强、好胜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利用游戏比赛法教学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让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尤其是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它还能令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教学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我利用教材形成以主教材为主体,让每个小朋友以小动物的身份参加比赛,使他们克服胆怯心理,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如在教30米跑和游戏绕物赛跑时,可让学生设想成“小鹿赛跑”;由素质练习角力可设想成“小山羊角力”;由兔跳可设想成“小兔蹦蹦跳跳比赛”等。
3、小组合作法。在技术技能课的教学中,我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利用师生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实践表明: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地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审美及自我教育的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对新事物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求知欲望强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潜在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活动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在教学时,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感到有“用”。
过去,学校课间活动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时间短且时浙时续,学生觉得可做可不做,常有学生呆在教室里,没有锻炼的激情,师生面貌死气沉沉。新的课程理念赋予了课间活动新的内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大大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我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充分发掘农村体育资源优势,以课间活动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课间活动模式。
1、向广大学生征集游戏。游戏是儿童的专利,他们最清楚自己想要玩什么,怎么玩,课间把自主选择活动的权利和机会让给学生;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最丰富的,应好好利用这个资源,广泛征集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让他们学以致用。
2、借鉴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和教学比赛项目。日常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游戏和教学比赛项目深受学生喜爱,可将其纳入课间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如:单人、双人、集体跳绳;爬竿;实心球掷远;老鹰捉小鸡等等。
3、借鉴各种新闻媒体上的.娱乐、健身项目。精彩纷呈的各类体育娱乐节目更是激发了人们健身的兴趣,其中一些受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为课间活动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素材,如“保龄球”、长板“靴”、“兔子舞”之类等等的开设,大大愉悦了学生的身心。课间活动落实到位,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全校师生都积极投入到课间活动中去。
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激发学生快乐的情绪,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由动而乐,在乐中运动。教师在教学中表扬,鼓励为主,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语言要幽默、亲切、有激情,有感染力,娱乐性竞赛性融为一体,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运动的乐趣。
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有“情”。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喜欢某位教师,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灵寄托。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进行技术技能练习。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初次接触体育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自然现象,我们不能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态度,而应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从众多方面着手,要防微杜渐,更要亡羊补牢。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相亲相爱的朋友。”要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就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教师在教学中处处以长者的身份去压学生,甚至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膜,学生就会讨厌这样的教师,也会讨厌这个教师任教的学科,学习兴趣就会因此而丧失殆尽。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有亲切感和信任感,多和学生在一起谈心交流,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通常是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兴奋和沉闷的调和剂。过去我们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的语言信息更多地是:“你怎么跑得这么慢,快点!”“你真笨!学到现在还没学会”等,这样做会使学生渐渐失去信心,失去创新的品质和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用“快!加把劲!”“试试看,你一定能行”“你的想法有道理,我们大家试试看”等这些充满鼓励、期望的语言,就会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更有利于学生告别消极、被动、防范的心理,使其更具主动性。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变化,而且影响变化的因素又十分复杂,所以兴趣会出现反复,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反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爱体育,更好的参与体育活动。
【基于课程改革下加强体育兴趣的培养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