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的社会学分析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要]校园霸凌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是一种越轨行为。文化传递理论关注越轨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遵从和越轨的社会事实对他们的影响;结构性紧张理论认为越轨学生因身处弱势群体而影响了学业成功,他们通过非常规手段争取别人的认同;社会控制理论认为施霸者与社会联系的纽带被弱化;标签理论解释越轨的标签是如何“烙印化”的;破窗理论认为校园霸凌长期存在是由于教育部门和司法部门对越轨者没有有效的制约措施所致。

校园霸凌的社会学分析论文

  [关键词]校园霸凌文化传递理论结构性紧张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标签理论破窗理论

  校园暴力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的,由教师、在校学生或者校外人员针对他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中的,由学生或校外人员针对在校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本文所论述的是学生之间的伤害行为,这种现象也叫校园霸凌。校园霸凌有多种形式,如肢体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取绰号、辱骂、嘲弄、恐吓)、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博客、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性霸凌(以身体、性别、性征、性取向等作取笑或评论的行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体上的侵犯)。

  在我国,学生间的伤害事件也屡见不鲜。校园霸凌使受侵犯的学生们遭受财物损失外,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更大的伤害,因此造成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1]人们正力图揭示校园霸凌产生的缘由。这种越轨行为之所以发生并长期存在,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我们应应该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来审视和剖析它。

  一、文化传递理论的解释

  社会文化塑造个体的行为模式,而个体的行为模式又反映着其接受并认同的文化特质。越轨像遵从一样,也是从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习得的。失范的成人社会为孩子们提供了不良的参照群体。美国社会学家克劳沃德和奥林指出,虽然社会试图劝导人们遵从社会规范,但教导的内容并非总是一致的。父母、教师、教科书、宗教领袖、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化主体,有时传达出的不是遵从规范的态度。有时家长的'教导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有时向孩子灌输只要遭遇欺侮就应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有些教师口头规劝学生不要实施暴力,可自己有时却对学生予以谩骂、体罚。

  美国社会学家萨瑟兰德认为,每个人都受到了遵从和越轨行为的双重影响。这些影响在个人的思想中展开斗争,哪个占了上风,哪个就会引导人们的行为。如果走向越轨的社会化强度超过走向遵从的社会化强度,就会变成越轨者。

  二、结构性紧张理论的解释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指出,当社会的文化与结构之间存在紧张或冲突时,越轨就可能发生。越轨行为是一种社会创造出来的行为,而不是越轨者一时病态冲动的结果。[2]所有社会系统都提出了作为普遍追求的某些目标和价值,如在学校中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拥有高的社会地位等,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社会认可的手段,通过合法竞选获取职位等。但是在社会快速变化和社会不平等广泛存在的环境里,归属于某些群体的人可能很少或根本没有机会实现文化上的成功目标。

  校园暴力的实施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或家境贫寒,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加上平时缺乏师长的引导、管教和同学的关怀、帮助,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身处此群体中的人往往会对主流价值倡导的目标失去兴趣,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成目标的兴趣,或者同时失去二者。追求学业成就往往是学校实践中的唯一价值取向,获得好的学业成就就能赢得同侪的尊重,同时拥有令同侪羡慕的权力。“问题少年”因为无法实现校园文化上的成功目标,无法获得同侪的尊敬,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去获取。

  于是,他们会运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如身体高大强壮、父母权势、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与强势者的亲密关系等),通过非常规的途径——霸凌,来获得班级或学校中的“社会高位”。并且还错误地认为对他人物质的占有、对他人的伤害,都是自我力量的彰显。

  三、社会控制理论的解释

  伊尔希强调,越轨是由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弱化所引起的。他指出,在我们大多数人起约束作用的四大关键社会纽带在越轨者那里典型地呈软弱状态。这些纽带包括,“附属”于其他遵从者——特别是父母和同辈;“奋斗目标”——投入时间和汗水为实现诸如上大学等目标;参与常规活动——以减少可能越轨的时间;

  以及“信仰”——接受常规道德观念。许多校园暴力的实施者往往与父母关系紧张、学业上落后、与其“同病相怜”的其他成员互动频繁、对许多社会道德法制观念不屑一顾。这些“失控者”结成群体、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违规型亚文化,他们为加入该群体的成员提供越轨行为的社会支持,与成人社会渐行渐远,社会的规范逐渐对他们失去控制。

  四、标签理论的解释

  有些在校学生被当成行为有问题的、麻烦制造者,他们被称为“坏孩子”、“学校霸王”等,这些标签大多是由同学、教师或其他社会成员非正式地帖上的。但被贴上这样标签的学生,不再被简单地当作普通人,而多少被当作正常社会之外的人。他们获得了一个不为学校、社会接受的“污名”[1]。一旦获得越轨者的污名,他们便不容易在其他人的面前表现正面形象。

  被标签为越轨者的人常被社会拒斥和疏远,家长、教师、同学会减少对他们的支持和感情投入。社会的拒斥和疏远趋向于将被标签的个人进一步推向越轨生活。

  被打上越轨者烙印的人,慢慢地开始接受越轨者角色,并据此构筑他们的全部生活。

  五、破窗理论的解释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心理学家津巴多的实验总结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窗户玻璃被人打碎而没有立即修补并惩戒破坏者,就有更多的人受到暗示性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并将越轨行为升级。学校霸凌为何普遍并长期存在于各国学校中,校园霸凌被学校当作家丑一样,极力遮掩。如果一所学校承认校园霸凌的存在,难免会影响学校声望。由此种种原因,学校霸凌不容易被成人或“局外人”发现。另外,家长、学校管理者、教师等有时会对学生间的欺侮行为不够重视,或有意包庇,或没能及时制止并给予惩戒,或学校并没有被赋予任何的强制力,可以来有效地制裁、惩罚侵犯他人权利的学生。

  如果学校对学生违纪事件简单地求助于行政处罚,滥用“劝退”、“勒令退学”等手段,只能将问题推向社会,这让教育部门感到束手无策。

  从法制面来看,诸多霸凌行为不论是民事上或刑事上都已经构成了侵犯权利的行为,形式上的法律规范未必有明显的缺漏。但问题在于,这套法律规范不是现实校园中能够被援引的资源。原因很多,但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两者:其一是传统社会认为法律只能是解决校园纷争中最后的工具,使用法律系统甚至将让学生背上“污名”,这样的观念反而让学生的权利更容易受到侵害。

  其二是校园缺乏充足的资源和规范,能让受害者藉由司法体系捍卫权利。在校园中,受害者的揭发上告、同情者的见义勇为,都可能引来更大的报复。

  小结

  每一种社会学理论都只能解释部分校园霸凌行为,都有各自的盲区,如文化传递理论无法解释因一时冲动而对其他学生施予霸凌的行为,结构性紧张理论不能论证为什么有些弱势群体比其他弱势群体有较低的越轨行为,标签理论不能说明最初的越轨行为。即便如此,它们也的确为弄清扑朔迷离的社会现实提供了重要的洞察力。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在校园霸凌中,那些被欺负、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受害者,因而他们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帮助。而那些施暴的孩子同样也是受害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似乎比被暴力所伤的学生更应得到关怀和帮助。

【校园霸凌的社会学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探讨校园霸凌的论文

2.小学预防校园霸凌口号

3.校园霸凌800字作文

4.关于校园霸凌的作文推荐

5.高知女性失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

6.数学分析小论文

7.关于校园欺凌的议论文

8.校园霸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