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时间:2021-08-31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究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寻求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科学化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评价标准,运用可行、适宜的评价手段,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系统分析,对师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及其教学效果做出的价值判断。通过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构建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公平的竞争环境,最终实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本文旨在探究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寻求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 质量评价 现状 对策

  1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都开展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一般来讲,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的组织形式、评价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数据统计处理、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等方面。评价过程一般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领导,成立教务处、督导组、同行教师、学生信息员代表的教学质量评价小组,采用督导组专家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运用包括教学态度、教学环节、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由教务处或督导组收集整理并按一定的权重统计出结果后,通过一定的途径反馈给教师和管理层,作为改进教学和奖励、制定政策的依据。这种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的评价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评价工作的意义、目的认识不清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要通过评价形成合理的、科学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公平的竞争环境,最终实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般具有导向、诊断、激励、反馈和鉴定五种功能。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许多高职院校往往关注的是带有总结性的鉴定结果,以“评优”、“末位淘汰”为目的,忽视评价的“诊断”和“反馈”功能。评价结果在使用问题上,缺乏科学的处理方式,或把结果公开发布,或秘而不宣,或结果随意处理,或结果反馈不及时。未建立科学有效的反馈制度,教师从评价中得到的往往是一个评价分数和排队结果,并不知道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如此做法,不仅没有增强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参与意识,反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甚至激化了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很难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

  1.2评价标准主观单一

  评价标准是解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怎么评”的问题。课堂评价标准既是开展课堂教育质量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课堂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和建设的规范和标准。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大多是借鉴了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参照本校的特点,经过综合类比后产生的。评价标准反映高职“职业性”的指标不多,往往采用描述性、易于量化的单因素评价指标,并将它们简单相加,用程式化、固定化的指标来衡量本应充满差异和特色的教学活动。这种方式抹杀了被评价课程的专业性,不利于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也影响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实际效果。

  1.3评价主体未体现“多元化”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解决的是“谁评”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包括直接参与教学的教师、领导和同行、督导评课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但这只是以校内为主,缺乏企业对实践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缺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反馈。很多学校往往存在将毕业生推向了社会就不再跟踪和调查的情况,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并不主动去收集各类信息用于改进自身的实践教学质量。因此,高职学校也同样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4评价目标重结果轻过程

  评价目标是解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评什么”的问题。在“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传统的以“知识本位”为基础的评价观,已不能满足高职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实践课时在高职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加大,教学环节上启发互动式和现场操作教学比例增多,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表编制更加综合、复杂。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量化评价注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传授和知识基础的评价,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评价。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的程度及在实践中的参与程度等方面内容几乎没有涉猎。教学作为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建构活动的互动工程,是不可能完全进行量化测量的。

  2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对策

  2.1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把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师,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专家和管理者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在下一阶段教学中改进,激发教师产生正确的工作动机和积极的情感,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通过反馈,为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反馈时一是要把握反馈时机,二是要注意反馈形式。一般来讲,反馈的时机包含随时反馈、每月汇总反馈和学期总结反馈。反馈形式包含直接反馈、下发简报反馈和网络反馈等形式。

  2.2构建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体系来完成的,因此指标体系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课程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充分考虑高职课堂教学的特点,体现高职课堂的教学目标。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一般来讲应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导向性、客观性和动态性原则。

  (2)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价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在指标中采用了哪些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指标评价的范围与力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的过程,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是教师、学生、教学管理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是教师的作用是最主要的,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是主要的评价点。根据高职课堂教学的特点,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除了要体现对课堂教学的常规要求外,还要突出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特殊要求,即教学目标的设计定位取决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安排取决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方法的运用服务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效果的衡量注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

  (3)评价指标层次化。根据各主要评价点,将指标分为两层或多层。各层评价指标的制定,要全面、规范和科学,要符合新时期教育教学要求,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可以通过聘请专家进行打分的方法产生。

  (4)评价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学生和学校的管理人员外,还应包括行业协会和用人单位,职业教育应特别注重发挥劳动部门、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的评价作用,这也是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重要方面。

  (5)评价内容全面系统。高职的课程设置与普通教育的不同,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因此,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也应由单一静态定量的指标转变为多元动态定性指标,评价的内容不应只局限于学生对知识了解的程度,而应拓展到学生创造性、团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变化。

  2.3建立“质性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要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必须借助于另一种更为科学的评价方法——“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针对“量化评价”偏失的一种反动。它的目的在于把握课堂教学质的规定性,通过对课堂教学广泛细致地分析、理解,进而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描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特点。评价是为了增强课程规划的有效性,并使参与的每一个人受益。评价要检验学生通过课程学到了哪些东西。在评价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学到他们不愿意学或者没让他们学的内容。这可能意味着孩子们在课程内容学习上的失败,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学习的问题。然而若使用量化评价方法,会测不到这方面内容而忽略了一些重要因素。而质性评价把学习理解为促进评价的开展,会把它作为讨论、决策、行动的资料来源。因此,在课程评价实施中,我们只有将量化课程评价与质性课程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评价活动的效度与信度,才能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

  2.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单一,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同时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得师资紧张,专业教师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和提高,因此部分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要的专业技能。因此,要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实践锻炼,鼓励教师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与科研项目,创造条件送教师进修等,使所有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聘任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结论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价措施,调控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充分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积极性,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杨丽红.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1).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高职院校外教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

2.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3.教研室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论文

4.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5.我国术前访视的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6.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7.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现状及建议论文

8.析中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之比较及启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