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它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符合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动手动手动脑,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给学生创造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激发学习动机,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自己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包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录分析结果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
一、在化学课上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动手
有些学生上实验课时老是畏手畏脚小心翼翼,就连往试管里装药品这样简单的操作也不会;而有一些学生则只是一个看客,只看别人操作,自己不动手,这样的学生叫实验盲。我曾见过这样的同学,上大学了还不会动手操作实验仪器,每次实验都要依靠同组同学来完成,更重要的是他上的还是师范大学化学系,以后还要当老师。自己都不会做实验的老师,很难想象他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在化学课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做,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怕碰坏仪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操作各种化学仪器。
二、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它在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现象的本质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不能只注意实验的表面现象,还要注意克服偏离观察意图的单纯兴趣和偏好的心理障碍。
为了避免实验观察的盲目性,在化学实验课中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师生共同研究活动中应该观察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对活动中仪器、操作和现象的观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如观察物质燃烧现象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有无火焰,火焰是什么颜色;第二,放热(这是燃烧的共同现象);第三,产物特征。还可以通过设问质疑,引发学生相应的思维活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的敏锐性主要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能抓住化学变化过程中陌生的、偶然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例如在镁条的燃烧实验中,镁条燃烧产生的白烟很快就被产生的白光所掩盖,学生很容易忽略,能否捕捉到这一现象正是敏锐性的重要表现。
三、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描述实验现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要培养学生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完成的。通过分析对比一次次的实验结果,找出每一次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这些细微的差别中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雷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就是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而且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因此,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观察的程序,及时把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事实如实地记录下来。
如初四化学第三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里有这样一道题: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
(1)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____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这个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五、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化学中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老师应尽量把这些实验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一方面能从探究过程中透过各种实验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例如,等容积的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试用实验的方法加以区分。学生起初会用已有的知识来考虑,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蒸发溶剂法,用这种方法将两者区别开。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思考,从本质上分析二者的差异:饱和食盐水溶液存在Na+、Cl-和水分子,而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这些差异导致了二者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的不同。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并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得出了许多鉴别方法:(1)物理法——①称重量法;②电池导电法;③物块在溶液中的浮力法。(2)化学法——①蒸发溶剂法;②溶质溶解法。(3)生物法——①品尝法;②新鲜蔬菜失水法。多种鉴别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全面、完整地认识化学实验能力的内涵,着眼于广义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素质,为他们将来走上各种岗位后创造性地劳动打好基础。
【注重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