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夜,已乍显寒意。但和热血沸腾一心逐梦的你们坐在一起,很容易感受到温暖。这一年,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注定要成为最辛苦的人:坛金区的期中大考刚刚结束,我们就得意识到,两个月后,常州市的期末大考正不怀好意地看着我们;7个月后,一场国家级的高考也在不远处露出狰狞的笑。我不知道这样定义考试给我们的心理影响对不对——考试和考试成绩一直在控制着我们的呼吸,我们虽然不用直面淋漓的鲜血,但我们却一直在直面惨淡的人生。所以,我认为,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真的猛士!
同时,在座的各位还得认清一个问题:两年多以来,你们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暂时跻身于高三的精英之列,所以人们今天坐到了这里。《蜘蛛侠》电影里有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诚挚地期望你们勇敢地担负起有关个人的前途,家族的荣辱,学校的兴衰的重任。
今天,我的确不忍再提考试的话题,所以先说和考试无关的事。在2004年我大学毕业前夕,我的大学班主任召集全班同学分享各自找工作的经历。我同学的一番话让我感动良久:他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考研之艰辛我不知该如何形容,但我可以说目前高三学生之辛苦和考研比起来,的确不值一提。他说的是2003年12月31日晚(也就是元旦前夜),正是考研最为紧张的时候,天空中烟花璀璨,而大学自习室依旧人满为患。据我同学说,就这样一个元旦前夜,整个自习室都没一个人出去看看外面漫天的烟花。凌晨1点的时候(大学设有通宵自习室),我的这位同学和同班3位女生走出图书馆自习室,这已经是连续4天学习到凌晨1点。他们4人中有一人提议,太累了,坐一会儿再回宿舍吧。他们席地坐在图书馆前的台阶上,看着头顶的星空,他们良久无言,突然4人不约而同地放声大哭。谈及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同学一脸的淡然,他没有哭,当时他已经是一位准研究生了。全班同学静静地听他讲完,两三秒后,掌声雷动。这是我们对苦难中百折不挠的人们的最崇高的敬意!
其实,我今晚接受的任务是谈语文学习,刚才算是一个冗长的开场白!
20XX年江苏高考,文科状元袁清晗高考语文166分,她的爱好是阅读与古筝,语文好感觉是情理之中;令人有些意外的是理科状元蒋婧煜,她最厉害的学科也是语文,分数高达131分。
我只想用事实证明:得语文也可得天下。
前些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友人转发一文。文章来自北京20XX年高考状元孙婧妍。这个女孩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语文于她,那千丝万缕的关系。文末称,她最自豪的,不是成为北京市高考状元,也不是语文148分(满分150分),而是,她能够如她所愿地运用文字。这番话,一石激起我心中千层浪。
如她所言,确实,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然而,它却真真实实地存在于应试中。任何学科只要和考试扯上关系,人们普遍的第一反应总是训练做题。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去注意学科本身固有的意味与美感。大家更为在意的是分数——或者说,能拿到分数的办法。
物欲横流带来的最大弊端,莫过于“功利”两个字。“快”,是做什么都需要的速度。只管结果,不管过程,也是我们常常选择的态度,而高三,这种态度变本加厉。“花同样的时间去练习的话,阅读和作文提高不了几分,但数学却可以多做出一道或几道题”,这种看似务实的观念,常常令我感慨万千。
对于一位老师,一位语文老师,最幸运的,我想,莫过于一个学生能一路缓缓,修炼自己的语文素养,哪怕他的高三只剩下7个月。我的一个学生,前一次语文考了108分,而第二次只考了88分。幸运的是,在这个学生遇到起伏不定的分数时,他能够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地对待。
观察需要时间,阅读需要时间,思考需要时间,写作需要时间......语文的学习,无一不是用时间来酝酿,用时间来锻造。急于求成,从来都没能真正提高语文。
语文素养好的孩子,关键时候,不会掉链子。语文素养不好的'孩子,即便一次考试中分数有了,却未见得真的就有这番素养,高考很容易让人大跌眼镜。我认为一个有素养的学生,应该是爱阅读的学生。
我知道很多人想知道阅读对考高分的作用,或者阅读与做题的关系。我个人的经历,读书是一场旅行,你要常常像一个徜徉在森林中的小姑娘,被眼前的景色迷得乐而忘返;读书是一种相遇,读书就是跟我们过往的经历相遇,你读过一本书,心中莞然一笑,跟贾宝玉初次见到林黛玉似的:“这个妹妹我好像在哪里见过!”其实这人物就生活在我们周围,然后你会越读越明白,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同时读书也是一种看见,现在一直提倡深阅读,就是要求学生在实践和训练的基础上,对文本有分析、筛选、鉴赏和评价的能力,要有读别人未尝读出的勇气。我不批评浅阅读,也不批评碎片化阅读。阅读的本质是交际。所谓读一本好书,就是跟某人对话即是此意。能够跟文字跟书打交道,离“气自华”该不会太远。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诚心找到一本书,阅读整本的书,阅读喜欢的书,也挑战地看看难懂的书。我相信,在“众生平等”的阅读世界里,每位同学都会找到他所需要的,比如久违的亲情和懵懂的爱情,比如立世的自信和生活的智慧。
课堂外有万紫千红,教材外有万水千山。让我们一起动身去作心灵的旅行,相信爱读书的人考高分!
古人曾将语文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同学们,很抱歉我不是一个会讲语文学习方法的大师。我始终认为,学语文,需要慢慢锤炼,多多阅读,不要妄想一朝,就能穿越时空,直击长虹。不听,无以广积素材;不说,无以表达交流;不读,无以提升素养,修养心灵;不思,无以挖掘思维的深度,广度;不写,无以熟能生巧。路曼曼其修远兮.......以清净之心,投入语文的天地;以平常心,对待分数 ;以欢喜心,丰满自己的灵魂。所以,我将语文的学习归结为一句话:寂寞的沉积,优美的爆发!
同学们,在这个寒意正浓的夜,我期望作为精英的你们,珍惜,努力,拼搏,让历史见证未来,让梦想飞越现实,让青春闪亮,让我们如同海燕般在严寒与冷酷中高傲而自由地飞翔,最终我们都将飞向春天!也衷心祝愿明年的今天,你们都能坐在中国神圣而庄严的高等学府,愉悦而高傲地挺起胸膛!
【期中总结大会发言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