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文集》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杨绛读后感篇一:

《杨绛文集》读后感

  书中讲的就是杨绛与钱钟书相识、相知、相伴的过程。哦,还有他们女儿钱瑗一起生活的一些有趣的点滴小事。书中还附了一些照片、书信等。

  书中说,“钟书看到书上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可是我没见到他看书流泪。”我看书笑经常有,但看书看哭了很少。记得我第一次看书哭了,是看陈忠实的《白鹿原》白孝文第一任老婆病死的片段。

  书中有很多家庭生活的小片段,“我们两人的早饭总是钟书做的。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饭。然后我收拾饭桌,刷锅洗碗,等他穿着整齐,就一同下楼散散步。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人文明阶段。我们玩着学做饭,很开心。钟书吃得饱了,也很开心。他没有一个助手,我只是“贤内助”,陪他买书,替他剪贴,听他和我商榷而已。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想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一九九七年早春,啊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一个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交流就流露在生活的点滴中。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细心的真情流入,对方一定会感受的到。

  杨绛读后感篇二:

  八一班张志昊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是钱瑷女士的母亲,这本书是写他们家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一家人在一条古栈道是离离合合,聚聚散散。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解读。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