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第二十八》节选试题及答案
宋史扈蒙传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曾祖洋,涿州别驾。祖智周,卢龙军节度推官。父曾,内园使。蒙少能文,晋天福中,举进士,入汉为鄠县主簿。赵思绾叛,遣郭从义讨之。郡县吏供给【注】皆戎服趋事,蒙冠服褒博,举止舒缓,从义颇讶之。转运使李谷谓曰:蒙文学名流,不习吏事。遂不之问。
周广顺中,扈蒙知制诰。蒙从弟载时为翰林学士,兄弟并掌内外制,时号二扈。
宋初,由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坐请托于同年仇华,黜为太子左赞善大夫,稍迁左补阙,掌大名市征。开宝五年,连知贡举。六年,复知制诰,充史馆修撰。七年,蒙上书言:昔唐文宗每召大臣论事,必命人执笔立于殿侧,以纪时政,故《文宗实录》稍为详备。至后唐明宗,亦命端明殿学士以及枢密直学士轮修日历,送史官。近来此事都废,帝王言动,莫得而书。缘宰相以漏泄为虞,昧于宣播,史官疏远,何得与闻。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从之,即以参知政事卢多逊典其事。
九年正月,蒙上《圣功颂》,以述太祖受禅、平一天下之功,其词夸丽,有诏褒之。其后为卢多逊所恶,出知江陵府。
太宗即位,召拜中书舍人,旋复翰林学士。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还,转户部侍郎,加承旨。雍熙三年,被疾,以工部尚书致仕。未几,卒,年七十二。赠右仆射。
自张昭、窦仪卒,典章仪注,多蒙所刊定。初,太祖受周禅,追尊四庙,亲郊,以宣祖配天。及太宗即位,礼官以为舜郊喾,商郊冥,周郊后稷,王业所因兴也。若汉高之太公,光武之南顿君,虽有帝父之尊,而无预配天之祭。故自太平兴国三年、六年再郊,并以太祖配,于礼为允。太宗将东封,蒙定议曰:严父莫大于配天,请以宣祖配天。自雍熙元年罢封禅为郊祀,遂行其礼,识者非之。
蒙性沉厚,不言人是非,好释典,不喜杀,缙绅称善人。多著述,有《鳌山集》行于世。
(《宋史列传第二十八》,有节选)
【注】 供给:提供给养物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
B.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
C.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
D.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
解析:选B。这段文字,句式整齐,可依据之字在语段中的作用,以及者以的用法,逐句切断。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从称谓在典籍中使用非常多,如从父、从舅、从子等,指的是同一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人,意为与父类从,文中的从弟即此类,相当于今天的堂弟。
B.贡举是我国科举制度的种类之一,是由特命大臣主持、定期举行的'科考,文中的知贡举,指的是扈蒙参加贡举科考。
C.翰林院始设于唐,初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职责,宋朝后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职。
D.郊祀,也叫郊祭,即祭祀天地日月,是古代至高至重的国家祭典。汉董仲舒有言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
解析:选B。B项知贡举是指主持贡举考试。
6.下列对原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扈蒙出身官宦世家,自小文才显露,后晋时中进士,并担任鄠县主簿;但此时的他还只是一介文学名流,对官场吏事不够练达,以至于怠慢了平叛主将郭从义。
B.扈蒙官位几起几落。宋太祖时由中书舍人升为翰林学士,却因曾请托同年进士仇华而被贬,然后又逐渐一路升迁成为重臣;不过后来还是遭人憎恶而出京都。
C.太宗即位后,贬为江陵府知府的扈蒙被召回朝复任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出征太原后更官至户部侍郎,最后以工部尚书退休,去世后还被追赠,可谓一路加官,荣禄身后。
D.宋太宗时有礼官援引历代以开国始祖配享祭天之礼的惯例,主张太宗以太祖配享祭祀上天。后扈蒙却以尊敬父亲之辞说动了太宗,改行以其父宣祖配享祭天的礼仪,此举遭有识之士非难。
解析:选A。A项后晋时中进士,并担任鄠县主簿理解错误,应为后晋中进士,后汉担任了鄠县主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县吏供给皆戎服趋事,蒙冠服褒博,举止舒缓,从义颇讶之。(5分)
(2)缘宰相以漏泄为虞,昧于宣播,史官疏远,何得与闻。(5分)
解析:翻译这两句话要注意:戎服,穿军装;趋,小步紧走,赶赴;冠服褒博,衣帽宽大;虞,担忧;昧,不公开;闻,知晓;注意反问句式的翻译。
答案:(1)州县提供给养的官吏都身穿军服赶去事奉,扈蒙(却)衣帽宽大,举动缓慢,郭从义对此感到惊讶。
(2)因为宰相以泄露(朝政)为忧,使(朝政)宣扬传播不明(或不公开),史官被疏远,怎么能够知晓(这些)呢。
【参考译文】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曾祖扈洋,为涿州别驾。祖父扈智周,为卢龙军节度推官。父亲扈曾,为内园使。扈蒙年少时能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举为进士,入后汉为鄠县主簿。赵思绾叛乱,派遣郭从义讨伐他。州县提供给养的官吏都身穿军服赶去事奉,扈蒙(却)衣帽宽大,举动缓慢,郭从义对此感到惊讶。转运使李谷对郭从义说:扈蒙是文学名流,不熟悉吏事。郭从义于是没有追究他。
后周广顺年间,扈蒙(担任)知制诰。扈蒙堂弟扈载当时为翰林学士,兄弟一起掌管内外诏令文书,当时号称二扈。
宋初,扈蒙由中书舍人升为翰林学士,因为曾请托同年进士仇华,贬为太子左赞善大夫,逐渐升为左补阙,掌管大名市征。开宝五年,接连主持贡举科考。六年,又任知制诰,充史馆修撰。七年,扈蒙上书说:过去唐文宗每次召见大臣议论政事,必定命人执笔站立在殿旁来记录时政,所以《文宗实录》稍微详备。到了后唐明宗,也命令端明殿学士以及枢密直学士轮流写日历,移送史官。近来这事都被废除,帝王的言语行动,没能写下来。因为宰相以泄露(朝政)为忧,使(朝廷政议的)宣扬传播不明,史官被疏远,哪里能够参与并知晓(这些)呢。希望从现在起凡有裁决之事,体恤的言辞,发自帝王的心意、可写下来的,一同委托宰相和参知政事每月轮流主持抄录,以备史官撰述收集。(建言)被采纳,(朝廷)就让参知政事卢多逊主管这件事。
九年正月,扈蒙献上《圣功颂》,陈述太祖接受禅让、平定统一天下的功业,文词夸张华丽,诏令表扬他。此后扈蒙被卢多逊憎恶,出京为江陵府知府。
太宗即位,召回为中书舍人,随即又为翰林学士。太平兴国四年,跟随出征太原返回,转为户部侍郎,加官承旨。雍熙三年,生病,以工部尚书退休回家。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赠官右仆射。
自从张昭、窦仪死后,典章礼仪制度,大多由扈蒙校定。当初,太祖接受后周禅让,为祖宗四庙追加尊号,亲自到郊外祭天,以宣祖配享上天。到太宗即位,礼官以为舜祭天以喾配享,商以冥配享,周以后稷配享,帝王的基业因此兴盛。像汉高祖的太公,光武帝的南顿君,虽然有帝王父亲的尊贵,但没有配享祭祀上天。所以,从太平兴国三年、六年两次到郊外祭天,都以太祖配享,对于礼是允当的。太宗将要封禅,扈蒙议论说:尊敬父亲没有比配享祭天更大的,请以宣祖配享祭天。从雍熙元年起停止封禅改为到郊外祭天,就举行他(所主张)的礼仪,有见识的人非难这种做法。
扈蒙性格深沉忠厚,不说他人的是非,喜欢佛经,不喜欢杀生,士大夫称他为善人。著述很多,有《鳌山集》流行于世。
【《宋史列传第二十八》节选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