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平乐村居》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明快质朴的作品。这首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对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之情。编者将这首词安排在本单元“人物篇”这一专题下,目的是让我们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行为,体会人物情感。同时,这篇作品也是学生认识古典文学名著的一扇窗户。
二、学情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学生正式学习的第一首词,在此之前,学生可能从不同的渠道接触过词,但对词的的特点并不是很了解,所以课堂上应引导学生认识词的特点。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除古诗之外,还没有在课内接触过文言文,所以学生对词作中的字词,在理解上会有一些难度。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联想、综合判断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思考、自主理解字词的意思是可以做到的,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字词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课标的理解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想象全词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村居”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
其中“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想象全词所描绘的意境”为教学重点,“体会词作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为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词境,师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解决问题,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按照四个环节进行: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以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为切入口,引出本课要学的词的题目””“村居”,然后认识词牌名,指导读好课题。
(二)通过比较,了解词的特点
古语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将词的特点讲给学生,必然印象不深,所以我将题为“村居”的'诗和词出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词的两个特点,在知道词的特点的基础上读好韵脚和停顿。
(三)引导自悟,理解词句意思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的基础上,我梳理出三个重点句子: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引导学习。学习“白发谁家翁媪”的“媪”字时,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猜“媪”的意思,让学生不仅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更掌握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醉里吴音相媚好”时,将讲解与启发想象相结合,使学生不仅知道词句的意思,而且知道词句里蕴含的情感。学习“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时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体会词语意思,进而懂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词语的意思也有所不同。
(四)启发想象,感悟情感
想象是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重要能力。在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回顾全诗,并通过板书给学生的想象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头脑中浮现词所描绘的意境,从而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
在此,我还拓展了辛弃疾的另一首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目的是让学生感悟辛弃疾词的另一种风格,对词产生兴趣,能在课后主动学习词。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