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先在林黛玉老师的指导下读《王摩诘全集》。当她第一次向老师汇报读诗心得时,特别钦佩:“‘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原诗是这样的: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苍翠:青绿色。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
墟里:村落。
孤烟:直升的炊烟。
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在这里是代指裴迪。
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这是诗人自比。
这两个字确实妙:“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着眼点在落日上,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与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上”字不仅写出了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与诗人的隐逸之情相交融。
她真是聪慧,一下子就抓住了王维那首诗的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之一就是“炼字”。炼字是语言的技巧之一,以切情、切境、切题为前提,对词语(特别是动词性词语)进行反复的.推敲、修炼、修改,以达到声音优美、语言精练、形象鲜明、情趣浓郁等目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贾岛的“僧推(敲)月下门”的“推(敲)”等,就是炼字的典型。
【看诗歌鉴赏之“炼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