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归来几天了,那久违的蛙鸣声仍不绝于耳,我又把从湿地带回的蛙鸣录音放在客厅里播放,蛙声伴着家中金鱼池里的“高山流水”声,让我又回到了那遥远的童年时代。
小时候,雨过天晴,一池河水一池蛙。有了水淋淋的蛙声,夏夜一下子凉爽了许多。我们围在摇着大蒲扇的奶奶周围,听她讲那过去的事情。如今没有蛙鸣的“空调”夏夜,比过去自然凉的夏夜短多了、逊色多了、浮躁多了。
我和儿子坐在客厅里的躺椅上,听着遥远的南方遥远的梦里传来的蛙鸣声,陶醉在一片湿润的世界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我不知不觉吟出了赵师秀的诗句。如今,我们也只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唐诗宋词里寻找蛙鸣了。
那时候,家乡的小河,一到夏天,都是沟满河平的,到处是成群的小蝌蚪,到处是悦耳的蛙鸣,“闲池草色青,蝌蚪自滋生”。雨过天晴的夏夜里,远远近近,蛙声此起彼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庄稼人喜蛙爱蛙也保护蛙,哪年的蛙声响亮,哪年的收成就好。白天夜里蛙声不断,就是一个丰收在望的景象。蛙多害虫少,虫少收成好,这是大人孩子都懂得的道理。
没有蛙鸣的乡村缺少生机,没有蛙鸣的夏天难觅诗意。蛙声能给诗人带来快乐,能给诗人带来灵感,“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张藉也好,贾岛也罢,韦庄老夫子也不例外,没有了蛙声,唐朝就没有了诗歌,唐朝就没有了夏天,唐朝就没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客厅里的灯早熄了,湿地的蛙声还在继续,“咯咯”,“咕咕”;池中的泉水还在流淌,“叮叮”,“咚咚”。儿子早在这大自然的韵律中进入了梦乡。我坐在宽大的观景台上,望着星光闪烁的夜空,看着远处的商厦和联通大楼,心儿也不知不觉凉爽起来,湿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