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三日散文

时间:2021-08-31

  端午三日的假期,转瞬即逝。一切如常,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三天假期不算长,可对于一个退休在家的老人而言,已经无所谓假不假了。然而,惯常的思维还是没有转换过来,假期的概念一如往年地在意念深处激荡。没有出门旅游的情趣,也就自然将时光赋予了书斋书案。

端午三日散文

  6月22日

  家人去了西安,斗室便沉入少有的宁静。昨晚,我对妻说,岳母家不去了,用这个时间画几张画。相关的朋友催得很久了,而我却一再延宕,朋友来电话说,马上要出刊,不能再等。而一位来自燕赵的朋友也是多有嘱托。好在终于有了一个属于我的时间和空间。于是,燃一支烟,铺开宣纸,调好丹青,整个的人都被翰墨熏染了。

  咏牡丹

  魏紫姚黄各领香,风骚绝艳动咸阳。真美何劳高下论?春来众卉共霓裳。

  录唐李白《将进酒》

  6月23日

  前些日子,女诗人荆婕妤约了晏娟来访,说到想为自己的诗集《划开生命的河流》开一个座谈会。我的心便久久地不能平静,对于这座城市每一个作家的成就,我都视为与自己的成果一样高兴。我要她与副主席兼秘书长董信义先生沟通,就议程拿一个方案。我十分欣慰,主办单位选了这个日子,它让我们总是记着一个伟大的名字——屈原。昨晚,商洛诗歌学会会长远州来了。吃饭间,婕妤提出,能不能为她写一幅字。晨五点三十分起床,家人还在梦乡,只有我在书房徘徊,为写些什么而踯躅。思之再三,就有了下面的话。

  上午八点三十分,从家里出发,步行前往会场。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婕妤的作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些问题谈得很深刻,对我很有启迪。会议结束时,主持会议的董信义先生要我说话。我谈了三点:一是这个日子与这个会议。我以为今天的会议就是对屈原精神的传承,而这种传承,在婕妤的作品中从不同的侧面得到了体现。二是这本书和这个人。我以为婕妤的选择是自觉的,表现了一个诗人的时代责任感;婕妤的创作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审美享受;婕妤的创作贯穿着一种锲而不舍的执着。三是我的希望,我的寄语。我希望她在取得成果的时候,宁静一颗心;磨好一支笔;走好一条路。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6月24日

  晨五点起,为两位燕赵的朋友作画。我们都属于进入夕阳晚霞的老人,他们夫妇在过去的日子里,曾经给我诸多的关注和关爱。据我的记忆,他的丈夫洛钊先生主编的《河北经济传媒》刊登我的散文不下七篇,而且每次都在显著位置。我更不能忘记2009年冬,洛钊先生专门撰写了《良师益友杨焕亭》的文章。我很惭愧,做益友可以,做良师何德何能?不久,阿臻先生又特地作了《仕女图》,千里迢迢地寄来。每每想来,感慨万千。这幅画却是拖了许久,真有些对不起朋友。

  咏牡丹

  诗/秦人

  魏紫姚黄伴露香,花开时节动咸阳。天香国色身高洁,艳压群芳不改妆。

  午后小憩,即前往办公室偿还文债。魏军先生的《旅欧日记》送来已经有些日子了,可我却一直没有时间为他写些文字。在以往的日子里,他一直是我十分尊敬的老兄。多次约我外出,却总是阴差阳错地不能履约,每每想起,就十分不安。下午5点,终于完稿,考上U盘,拿回去修改。忽然想起唐人王建的一首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我这三日的羹汤是否可口,我不知道。还是请朋先尝而后评吧!

  正是:

  云岭秦风千载下,

  人间五月过端阳。

  角黍包金缚粽叶,

  艾蒲祛毒插门窗。

  最忆慈颜当日爱,

  每牵赤子百年肠。

  火榴花发向天啸,

  独醒灵均万古伤。

  我且以毛俊子先生的诗做了这日记的结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