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五月(农历五月初五),神州处处过端午。这个节日,始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大政治家、大诗人屈原他生平正直无私热爱祖国和人民。但是,他的进步主张得不到楚王的支持,反而遭到一群奸臣的排斥陷害,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在写成了著名的《离骚》、《天问》之后,于五月初五日正午投汨罗江而死。
从此,人们为了追念他,将五月初五作为节日,以示对爱国诗人的纪念,流传至今。尤其是农民们把它作为一个大的节日,家家户户改善生活或包粽子投去河中,或作其他祭祀,表现了对代表人民利益的忠良的无比怀念。
并非战国时代,而在历代也是等等不一地存在着荐贤、爱贤和妒贤之例。这里,姑以妒贤为例,似可随手拈来。楚国的屈原,便是一例,春秋战国时代的孙膑、庞涓,同是鬼谷子的徒弟,而孙膑的才华高于庞涓,庞涓就千方百计害孙膑,只待孙膑兵书写完便砍头。而孙以佯狂避害,最后以马陵道箭射庞涓除恨;后汉三国时期,周瑜嫉妒孔明才智胜过他,而步步设计杀害,并慨叹:“既生瑜何生亮?”可见妒娴之甚。还有曹氏兄弟相煎,,令后人感叹的“煮豆燃箕”的故事。为什么有才之人却不能相容呢?当然各为其主则除外,同朝之臣却不共戴天,甚是可悲!古今此例令人痛心。
但是,也有荐贤、让贤者,古今亦颇不乏例。愿此风进一步发扬,煨成一个国度的风尚于国于民将是何等有利!考虑起来,亦有一个规律,即妒贤嫉能者多数无能,至少与他所嫉妒的人相对无能,此类蠢材如得逞,必然对将其所强者力加排斥,岂不使国家的精萃降低一格?
不要害怕别人先进,没有别人的先进亘古至今,我们就只能“构木为巢”,生食兽肉……何有今日的物资文明!如能见后进者帮,是先进则予以鼓励协助,从内心里珍惜,彻底去掉“有他何显我”的孤家寡人逻辑,什么“无毒不丈夫”的混账哲学,误世太甚!更有一等人见别人犯了过失,不是同情帮助,而是幸灾乐祸,谈笑风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理!其实,这就是“没有洼地显不出我山高”的匹夫逻辑!成为坏人作恶不知回头的精神支柱!可感!可叹!奉行此哲学者只能排贤、妬贤、害贤,进陷谀而残害忠良。
端午节,一直盛传至今,这样由人民自发地强烈地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是赋予了这个节日以不同时期的人民爱戴忠良的心情,引古事以发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