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经典散文

时间:2021-08-31

  我老家至今还保留着“吃三天”婚俗。原先吃一天,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当晚或第二天一早回家。那年,二十里外的一个大村子姑娘嫁到镇上,主张按娘家婚俗操办,在娘家那边,她也有了面子。于是,婚礼三天,远道而来的亲戚自然留下吃住三天。此后,若再按家乡老风俗,吝啬且寒酸,恐将断了其他光棍后路。因为家乡光棍多,而那个村子姑娘、寡妇多,老家人不得不将人家风俗移植过来,热热闹闹大办三天。按现在说法叫“接轨”。虽然大大增加了婚事开支,但大村的女人源源不断嫁过来,光棍的饥渴迎刃而解。嫁来的女人,不几年孩子成群;原本身材窈窕,含蓄的体不露肤的姑娘,个个成了大屁股、水桶腰,人前人后,随时撩开衣襟,大大方方地喂孩子。不接轨,老家的光棍难能成家,家乡就不会人丁兴旺,各家的小日子更不会温馨平静,安然若素。

  接轨是好事。比如说学外语,便于走出国门开展交流,学了人家长处,提升发展了自己。然而,我更希望国外跟我们接轨,让华夏文明和百姓勤劳朴实和善的品格在全世界发扬光大,避免战争,增进和谐,互惠共赢,也反应出我们千年道行闪光、引力之所在,国人犹荣耀。

  我希望接轨,却常常被“轨”接的浑身不自在。比如说,许多商品名称和说明书都是外文。过去,我的英语成绩还不错,能写(译)千字短文,多年不触碰,只认识类似于“china”几个简单词汇了。每买来这类商品,凭着感觉乱用一通,商品的使用价值(寿命)大打了折扣。在网上买衣服、鞋子,也是难题:不按尺寸,论“公分”、“厘米”。还有,看距离、视高度以“千米”测算,菜场也是“千克”论价,我不适应。我每次都将“公分”换算成“寸”“分”——衣不大寸,鞋不大分;“千米”折成“米”,再换成“里”。那次乘飞机,机舱喇叭说,“飞机在10千米高空飞行。”我一阵脑晕。没带计算器,手机也关机,就心算起来——十个指头全用上,费了好大劲,才得出飞机在离地二十里上空穿行的数据;“千克”,我也捣鼓成“斤两”计价,菜贩子被我“捣”的眼花缭乱,“鼓”得张口结舌。因为电子秤都“千克”设置,我恢复古制,另类计量,人家被我“恢”糊涂了,白眼上戗,索性不卖了。转身走出好远,还听到那人在叽咕:“古墓里爬出来的怪物!”这怪不得人家。我只好捏着鼻子悄悄走开,挺着肚子让人骂了。

  外国人喜爱我们的国学并潜心深究着,为什么不“潜究”、光大我们的古制计量?飞机在二十里高空飞行,多明了!汽车以200里时速正常行驶,畅快也自在。我裤长三尺二寸、身长二尺二寸半,鼠标一点,那头发货,货到穿上准合身;白菜一斤三块、猪肉一斤十块——脑子一闪,结果出来,价格明晰,好记又好算——农村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太都成了一口报的“神算”。

  过去,老家人“接轨”,娶来了女人,讨得了便宜;如今“接轨”,国家走向了富强,民众带来了实惠,好事一桩。却给我带来了不便。静心想想,不禁摇头苦叹——菜贩子骂我,还真恰如其分!

  为融入当今环境,我得耐下性子认真“接轨”;否则,真成了“古墓里爬出来的怪物!”而我内心,还是希望外国人能虚心跟我们接轨,尽快发掘、掌握我国灿烂国学里,那个早被人遗忘的菁华——古制计量法。因为,它好记又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