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热衷于新乡土散文的创作,并取得了点滴成绩,主要得益于老师的栽培,读者的鼓励,以及乡愁的召唤。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新乡土散文作为创作的方向,我会饱含深情地说,故乡有我太多的“爱”和太多“痛”,不写故乡心中痒得不行。
故乡是相对于那些远走他乡的人们而言的,我压根儿就没有离开过故乡,所以我在这里只能把故乡称作家乡。我的家乡在陕南旬阳,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在那里生活,在那里工作,可以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所以对乡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种特殊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上。我热爱家乡的山水、家乡的土地和家乡的父老乡亲。在我眼中,家乡的秦岭和巴山是那样的巍峨俊秀,家乡的汉江和旬河是那样的清澈美丽,家乡的白云和蓝天是那样的碧空如洗,这些都是我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地方。我认为,家乡的大自然是世界最美的大自然,家乡的老百姓是世界最好的老百姓,家乡的一草一木都会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家乡是我人生的港湾和创作的源泉,写家乡更能写出真情实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家乡也不例外。这种变化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如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这是摆在人们眼前的事实,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古老农业文明的渐次萎缩,却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尤其是部分农民缺乏环境意识,加之人们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眼光,破坏植被,污染河流,砍伐古树,开山取石,占用耕地,拆除古宅,毁坏景点等等。面对乡村将要沦陷的社会现实,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真是痛心疾首。我常常摇头叹息,暗自落泪,心中很是矛盾: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能不能拿起手中的笔,正视现实,直面问题,呼吁社会?
我很欣赏“文人要为时代为社会立言”这句话,作为一名作家,我有责任有义务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问题,警醒人们热爱自然,保护乡村,留住乡愁。
有“爱”才要写它,有“痛”更要写它。有了这样的理念,我就一发而不可收。《守住家园》、《留住乡愁》、《冷清的故乡》、《陌生的家乡地名》、《远去的秦巴柴郎》、《又闻水笑声》、《水泉坪记事》等一大批新乡土散文脱手而出,于是才有了这部新乡土散文集《留住乡愁》。
非常感谢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老师!他对我的新乡土散文创作特别重视,积极引导,重点培养,给予极大的关怀和帮助。在20xx年第四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上,安排我就新乡土散文创作作了交流发言;在20xx年第五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上,再次安排我就新乡土散文创作进行交流发言,使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这次《留住乡愁》能够荣获首届“丝路散文奖”,既是鼓励,又是鞭策。我将以此为起点,戒骄戒操,勤奋创作,以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奉献读者,以此作为对评奖组委会及各位评委老师的感谢和报答。